易宪容:应摧毁房价只涨不跌的假设
导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决不可建立在“房价只涨不跌”的假定基础上,如果试图用新的经济泡沫掩盖旧的泡沫,必将给经济带来更大的伤害

面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决不可建立在“房价只涨不跌”的假定基础上,而且要像2007年以来的房地产政策那样摧毁这个假设。

对美国这场次贷危机,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其对世界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更重要的是,要对这场次贷危机进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在不同的突发事件面前,或在经济生活面临重大变化之际,往往都会采取一系列的短期行为或推出一系列影响短期行为的政策,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短期的从众心理,总是会用一个新的经济泡沫掩盖旧的经济泡沫;其次,次贷危机作为一系列不当行为的结果,无论是在这样的市场产生,还是产品推出及企业与个人相应的行为表现,都是建立在“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的假定之上的,如果这个假定不成立,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不仅会显现出现,还会无限放大;再次,有人说次贷危机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失败,但实际上市场的经济核心是“诚信、理性、节俭、勤劳”,而次贷危机的当事人,基本上违背了这些原则;第四,次贷危机的破坏力之所以这样大,最为核心的问题是次贷危机摧毁了金融市场上的信用基础。金融市场交易的是信用,是给风险定价。当这个市场的信用基础被摧毁时,金融市场岂能不丧失信心?

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房地产市场价格只涨不跌”的假定。可以说,美国次贷危机,如果没有“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的假定,次贷市场的各种产品根本无法推出,即使推出也没有市场需求。比如说,没有这个假定,商业贷款银行就不可能设计出那么多高风险的按揭贷款利率品种,借钱人也不会把住房按揭当作“提款机”而进入住房市场,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产品也就没有相应的市场需求,住房按揭证券化产品更不能够衍生工具化等等。

但实际上,市场的价格永远是波动的,谁有理由假定某种商品的价格会只涨不跌呢?房地产作为一个市场,它的价格同样也不可能只涨不跌。只不过,由于房地产生产的周期性及产品的特殊性,它的价格上涨与下跌波动幅度会长一些,上涨或下跌的时间会久一些而已。

早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的假定同样十分盛行。有人说土地资源是稀缺的,因此,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有些人甚至把住房的价格为什么不能够下跌政治化,说房价下跌会影响农民工的就业,会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会影响居民内需的扩大,会影响国家保经济增长等。

只要看看上个世纪广东所发生的事情,看看最近深圳所发生的事情,就知道上述理由是与市场逻辑相悖的。一些人用“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来形成社会的短期从众心理,以便把国有的土地及财富在短期内卖出并转化为个人私产。可以说,近几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发生的许多事情,看起来是让经济增长了,GDP增加了,但造成的严重问题是,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全体人民所持有的土地财富被少数人占有了。

从美国次贷危机事件可以看到,“房地产价格只涨不跌”的假定不仅不成立,还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面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决不可建立在这个假定的基础上,而且要像2007年以来的房地产政策那样摧毁“房价只涨不跌”的假设。

 

 

 

(文章来源:08年12月24日   《国际航空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