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国有官营的经济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环渤海五省区,国有官营的经济
·山西运城:三企业百日变身国企车间”
·并入央企推动招商引资
·别让行政垄断挤压民企
·纳税人不该再埋单
短短半年,运城市将自己的两家大型企业拱手“让”给央企,这并不只是个案,《投资者报》调查发现, 仅在环渤海地区的山西、河北、山东等五省区,近一两年来,出现了地方国企央企化、民营企业国企化现象。这会给我们的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带来什么影响? 为此,记者专访了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主任陈永杰。
《投资者报》:如何看待地方国企央企化的浪潮?
陈永杰:我认为,这是央企化或者是中央收权。其实,国资委是想提高国企在某些重要行业的控制力,尤其是7大行业,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提高控制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提高企业集中度,要具有行业话语权,在行业内具有领先地位。
国有企业的数量在减少,但是资产、工业增加值等各个方面都是迅速增加的。减少的重要原因,应该是纵向并购的结果,比如中央并购地方企业,省级并购市级企业等。
《投资者报》:现在地方国企为什么情愿无偿把资产转给央企,成为一个“央企车间”?
陈永杰:以中国五矿集团并购关铝股份为例,五矿集团是大型央企,世界500强企业,国资委希望把它做成上下游流通一体化的以黑色金属为主的大型物流企业。五矿集团收购了许多海外企业,在国内也开始了拓展。国资委不想让中铝一家垄断铝业,就让五矿集团也做一些铝业,同时中铝还做一些铜业,做到一些交叉,形成竞争。
五矿集团收购关铝股份,自然得到国资委的支持。对于掌舵关铝股份的地方政府来说,考虑的是自己利益最大化,比如带来财政收入增加、就业增加等。所以,一拍即合也很正常。
《投资者报》:如何看民营企业国企化?
陈永杰:其实,单纯从企业壮大自己的角度来讲,国有企业兼并任何一种形式的企业都是正常的,无论是民营企业或者外资企业,只要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扩大行业份额,增强话语权。
不过,国企并购民企,也要分几种情况。一是完全市场化的结果。双方都自愿,对各自发展真正有好处。这样的并购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二就是我们需要反对的。反对某些行业用行政办法进行垄断,这是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的行为。
《投资者报》:无论是上述哪种形式的并购,是否会出现“收而不管”的现象?
陈永杰:这种例子在以前的并购中并不少见,只是名义上所有,其实整个运营还是“两张皮”,各干各的。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的概念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那种单纯的机械的合并基本不太多了。走向并购的企业大多数是真正想融合到一起的,是从整个集团发展战略角度来考虑问题的。许多企业在并购的时候,就有详细的具体的合作协议,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保障。
《投资者报》:这种并购是否会造成行业垄断?
陈永杰:确实是有这个问题的担忧。不过,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出现哪个企业因为并购而产生垄断。但是,我国《反垄断法》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规定行政性行为的垄断,这才是要考虑的问题。而且,我觉得在我国许多产业的集中度不是高了,而是低了。比如钢铁、煤炭等行业还应该提高集中度,这种集中是在国企还是民企,这并不重要,关键是基于市场行为。我所反对的是行政性垄断,这对整个行业发展不利。
我认为,垄断行业,如金融、电力、通讯等要降低集中度,竞争行业要提高集中度。
《投资者报》:这次金融危机是否给国内企业一个做大做强的机会?或者掀起新的并购潮?
陈永杰:我认为,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到明年国内企业的并购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资金交易量上,都应该有所增长,甚至会创一个历史新高。
这一次可能比过去的影响更大,因为这次受困的企业比较多,受困面积比较大,所以这次可能会掀起一波比较大的并购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