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A股二季度将好转
导语:

投资者报(记者艾经纬)2008年,QFII数次精确把握了政策出台的时机,同时上演了收益颇丰的抄底大戏,留给市场片片惊讶与质疑之声。QFII近乎完美的短线波段操作,也让市场认识到QFII不仅重视长线价值投资,还能把握政策预期的变化,采取波段性的交易方式。

曾经颇为精准的预测,在2009年还能继续吗?

A股将好于2008年

与2007年年末看空A股不同的是,高盛2008年11月发布报告表示,看好中国股市2009年的前景,并且预计到2009年年底时沪深300指数将涨至1980点,对应的全年股价回报率为11.0%。

而瑞银2008年12月17日发布展望2009年A股市场研究报告表示,A股2009年将在政策主导下产生结构性投资机会,基本面的底部将于2009年第一季度产生,中国经济将于2009年第三季度开始有所好转,但市场会领先基本面5个月左右时间。

高盛的报告认为,虽然目前的宏观和盈利可预见性格外低,但颇有吸引力的估值、市场每股盈利和汇率预期的下调、有利的流动性状况以及政府支持增长的政策倾向,有助于为价格下行风险提供支撑,中国经济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逐步企稳,回报率也将集中在2009年下半年,同时不排除2009年上半年会有几次初露端倪的复苏行情的可能性。

高盛(亚洲)首席策略分析师邓体顺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由于所有的指标均预示着宏观经济将进一步疲软直至2009 年下半年企稳,并且在企稳之前可能进一步恶化,所以他们维持防御性观点,最近对刺激政策的预期所带来的上涨行情是投资者减持周期型股票的适当时机。

瑞银证券财富管理研究部中国研究主管梁忠表示,2009年一季度中国基本面或将见底,三季度开始出现好转。但经济基本面的情况和市场运行的情况存在差距,就A股而言,市场会领先基本面5个月左右的时间,如A股市场2007年10月份见顶,但上市公司盈利在2008年3月左右才开始往下调整。

梁忠向《投资者报》指出,2009年A股市场整体表现将好于2008年,但将受到两股力量的共同挤压,关键在于哪种力量占上风。“一方面市场将受基本面悲观数据以及限售股解禁影响,另一方面政策推动将改变经济预期以及市场预期。限售股减持的时点取决于其对市场的预期;而在市场预期转好时,限售股有望推迟减持时点。”

美林证券在2008年12月5日至11日期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投资人的极度悲观情绪已有所缓解,当局需要采取更大力度的财政刺激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其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看好2009年的中国股市。该调查受访者为全球范围内的196位基金经理。

看好4万亿受惠板块

邓体顺表示,从行业配置来看,在2009 年上半年他看好拥有盈利保障和具有防御性的日常消费品、互联网、传媒、电信和部分基建公司股票,下半年转向银行、保险、房地产,以及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如原材料和航运。

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则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2009年看好铁路、建筑及建材、电信,及医疗保健等行业,而对金属、航运,及重型设备等经济周期性风险较高的行业保持谨慎。

李晶表示,4万亿新政出台后的受惠者首先是建筑,水泥的需求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加大,水泥的消费增长2009年可能会达到7%,2010年可能到8%;而钢材2008年四季度情况虽然不是很好,但4万亿对钢材需求的拉动作用,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显现出来。

其次是医疗保健及保险业。李晶认为,政府若能在2020年前实现全民医保方案,对拉动内需、提升国民信心有很大的好处,并对医疗保健和保险公司形成利好。

此外,新一轮投资政府非常注重环保,所以那些有先进环保技术的公司也会从中受益。

瑞银在报告中表示,他们在2009年看好两类行业。第一类是防御性行业,如医疗保健,还有盈利稳定的必需消费品以及电信行业,公用事业次之。另一类是受益于政府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政策的行业,重点为基础建设、建筑、建材和机械类行业。

梁忠表示,增值税的转型也是2009年的投资主题,有点类似于2008年企业所得税的合并。中国已经在东北、四川地震所在地区进行了增值税转型的试点,2009年有望进行全面的推开。增值税转型会给企业带来1200亿元左右税收的减免。他同时认为中小企业也是2009年的投资主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望解决。

至于所投资股票的规模,在目前的经济和股市周期中,瑞银看好大型股,而不是小型股。瑞银认为,大型股的估值吸引力要大得多,在盈利稳定性方面独具优势。此外,信贷条件的收紧对小型股的打击尤为严重。

就行业而言,美林证券的调查显示,基金经理们表示可能在未来12个月增持的只有四个行业:医疗保健、电信、公用事业以及大宗消费品,这主要是基于防御性的考虑。

多数抛弃地产股

在A股板块中,地产股被大多数QFII抛弃。

2008年12月17日,瑞银财富管理研究部亚太区主管兼亚太区首席经济分析师浦永灏向《投资者报》表示,西方房地产行业的调整是引发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目前来看美国房地产业的调整还没有结束。

2008年11月,瑞士信贷集团称,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其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看法亦愈趋谨慎,并将2009年内地房价的预测由原来下跌5%修订至下跌10%~15%,预期北京、广州、深圳和成都楼价下滑15%,而其他城市则有10%的跌幅。

同期,野村国际高级经济学家孙明春向《投资者报》强调,中国住宅市场在短期内供应过度,房价有理由大幅下调,在2009年下半年房价会继续下跌。他预期本轮房价从高峰到低谷的降幅将在20%左右,但不会超过30%。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根据对开发商的调查,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出现明显下降。被调查的开发商平均预计2009年投资总量下降20%。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