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进化与挑战
导语:网络媒体带来的挑战已经成为平面媒体人的焦虑。这种焦虑的连锁反应,会导致最优秀的人舍它而去,只留下一些平庸之辈。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李翔 不断传来的坏消息总是在激发人们对平面媒体未来的猜测。

我们能列举出历年来一连串关于它们的噩耗。比如曾经颇受好评的三本新锐商业杂志 《行业标准》、《红鲱鱼》和《商业 2.0》的停刊;最近的消息中,则有《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改成了网络日报,只在周末出纸质报纸,原因是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比如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CondeNest集团雄心勃勃创办的新式商业杂志《Portfolio》开始减员、合刊,另一本杂志Men’sVogue索性改成半月刊;《新闻周刊》裁员;《纽约时报》亏损;日本讲谈社出版的《现代》杂志在2008年12月停刊,同年度离去的日本杂志还包括时尚杂志 《GRACE》、《论座》、《花花公子》日本版等。让人扼腕的原因是,这些平面媒体,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都不是粗制滥造的产物,而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稳定质量的印刷品。人们似乎只能感叹时代已经不再站在平面媒体这一边。当然,如果亨利·卢斯还活着,我想他会傲慢地对这种论调做出反击:年轻人,你现在生活的这个时代是我创造的。

对于平面媒体或将消亡的忧心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然后被媒体和媒体人讨论。在一次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的访问中,加州大学的一位新闻学教授问到类似的问题,李光耀很果断地回答说,报纸和杂志当然不会消逝,至少他自己就难以想象没有《纽约时报》的日子将会怎样。当然,平面媒体不能仅仅依靠像李光耀这样的85岁老人的支持。但是这位受人尊敬的政治家的判断,至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平面媒体的阅读感觉不能被网络取代;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的权威性也不能网络媒体取代;甚至,每天阅读这样的报纸已经成为他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且,这部分人仍然掌握着这个世界的大部分财富和权力。

没有人能够判断新的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这种对纸质媒体的依恋是否仍然会存在。未来的一切都不确定。但是我们对“新一代人”又存在着普遍的臆想,似乎这代人是和我们迥然不同的外星生物,会把我们仍然依恋的一切事物都视为古董。他们是代表未来的希望之星,但又带来毁灭的厄运。我们总是忘记,未来的“新一代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我们这些活着并掌握着世界的人创造的。

媒体总是在不断进化。印刷机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让平面出版物得以低成本流通,这带来出版业和媒体业的诞生;接下来广播和电视的出现曾经让报纸风声鹤唳,当时人们的担心和某些敌对态度并不亚于今天;然后是包括互联网和手机在内的新的媒介载体和信息传播工具的出现。最常见的论断是新来者总是取代了原有体系中最脆弱的那部分。比如所有人都会承认,互联网必然会取代传播即时消息的部分报纸。

但即使是这种考虑,也是从单纯的需求角度来考量某种媒介的存在必要的——如果这种需求可以通过新的形式比如网络媒体来满足,那么原有的提供同样需求的媒体就没有必要存在。这种考量所忽略的是,人的需要可能并不是如此单纯的摄取信息。人们有更多的需求掩盖在这种单纯需求之下。就好像人们穿衣的需求不能简单被理解成需要遮蔽身体和取暖的需求,或者吃饭的需求不能简单被理解为摄取营养的需求,人们阅读的需求也不能简单被理解成摄取信息的需求。如果是这样,那么关于平面媒体将会消亡的判断就毫无价值,因为它建立在一个错误的论证基础上——它把正常的媒体的演进当成了优胜劣汰的残酷法则。

对于平面媒体人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对于网络媒体的挑战的焦虑,已经让大部分媒体人丧失了前辈们拥有的那种自豪感和自信心。“媒体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亨利·卢斯总是不断告诫他的记者和编辑们。但是倘若守夜人自身也在为生存焦虑,这种责任在很多时候就显得多余,而且会被嘲笑。这可能才是平面媒体最大的危机:这种忧虑会造成一种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最优秀的人舍它而去,只留下一些平庸之辈。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