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财政情况会变差。 现在不能用常态的眼光看2009年的形势,要对照现在的经济形势。
决策者要有勇气,突破更大的赤字。 一个参照是2009 年美国的赤字将达1万亿美元。如果过去的积攒的钱不能抵挡现在的危机, 那就应该用未来的钱来抵御寒冬。
正如投资者报原来预期的, 突破早先预计的5000亿赤字上限的可能性基本确立。而5000亿元, 甚至更大一点的赤字, 约占2009年GDP的1.67%,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赤字是政府对国民的负债。赤字多了, 政府对国民的责任也应跟着变大, 这长远对中国有利;增加赤字不是鼓励政府乱花钱, 而是要会花钱,花好钱,但也不能因为担心赤字而缩手缩脚,以至于不敢花钱。
除了政府投资,财政还要关注鼓励消费。 比如可以鼓励首套住房购买者, 是不是特定时期可以适当财政贴息;再比如农村除了家电下乡 是不是可以汽车下乡。总之, 政府要多考虑有效鼓励国民消费的措施。
经济好的时候, 政府要节约, 要谨慎, 反而坏的时候政府要敢花钱, 要敢于承担责任。这个花钱也不是没有目标、没有规划的乱花,是建立在对未来中国经济能走出低谷的信心,花费未来的钱, 经济好时再还回来。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建行遭遇巨额减持,其后包含的内容很多。原因未必是建行的运营真的差, 未必是中国银行业有什么大的问题。
投资者不应该就此对建行、以及银行股失去信心。
我们理解,更大的可能性是美国银行需要持币过冬。早些时候, 就传过美国银行要减持建行股份, 而建行成功的说服了美国银行不减持。这次看来美国银行持币过冬的压力超过了建行的说服力了。
美国陷于危机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厉害。再次支持了中国应该实行更积极的财政政策。
联系到1月6日FOMC的纪要, 其中提出2009年上半年美国经济会急剧的下滑(sharply down),会比预期的情况还差。因此美国银行的减持, 不是它对投资建行的收益不满意, 也不会是它对中国银行业失去信心,更多可能是出于它自身对美国经济环境的考虑。
积极消息:
1.当前财政面临较大压力,今年全国财政收入预计增8% 赤字规模超过5千亿
2.3G牌照落地 将拉动社会投资近2万亿
3.12月发电数据有改善
消极消息:
1.美银减持建行H股220亿港币巨额套现
2.2009年铁矿石谈判 天平开始向中国倾斜
3.美国股市周三收盘大幅走低
4.美国12月份私人部门就业人数减少69.3万人, 远糟于专家的预期
5.欧元区11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环比降幅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不好不坏消息
1.沪深两市有效账户较2007年末增加1169.1万户,已突破1亿户,但2008年全年A股持仓账户增加显示市场流动性有所减弱。
“2009年铁矿石谈判 天平开始向中国倾斜”, 看似个好消息, 在当前的形势下出来,其实是个坏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