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009·券商报告专题报道
·18家券商审慎预测2009
·中金公司:A股调整幅度20%
·中信证券:从政策推动开始
·海通证券:穿越寒冬
·国泰君安:从通缩到复胀
·中信建投:逆市布局
·招商证券:变中求胜
·广发证券:再通胀孕育投资机会
·国信证券:公司盈利推动A股回暖
·申银万国:顺周期转换逆周期整合
·国元证券:A股或现“小牛市”假象
·大摩:债券更受欢迎
·高盛:2009年股价回报率11%
·瑞银:上证综指目标2583
·野村证券:风险多在外需
·长江证券:把握投资敏感点
·上海证券:下半年机会凸显
·国金证券:A股反复寻底
·中投证券:上证指数有望涨破3000
编者按:
预测向来是一件颇具风险的事情,更何况要预测的是变幻莫测的中国资本市场。就算是汇聚了中国金融精英的券商投行,也很难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回顾各大机构在2007年末发出的预测,我们发现,竟然没有一家能够准确判断2008年A股市场的走势。目前的上证综指,已经远远低于彼时任何一家机构的预测。
不能怪他们的盲目看多,在那个疯狂的时期,任何理性的声音都会被埋没。
如果一定要反思券商预测集体失败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则能力有限,二则利益牵连下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相信,两个原因兼而有之。
能力的问题无法追究,毕竟,目前还无法把先行一步的国际知名机构复制到中国,更何况,那些知名机构犯错的次数也不在少数。
在利益牵连下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就更像是一种从众行为。如同滑冰,冒险者们滑过的路径是非常显眼而集中的,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额外的风险。机构也是如此,在2007年底全民看涨的阶段,所进行的一切预测,难免不会受到市场和其他各方观点的干扰。
于是,宁可和别人一起错,也不能承担发表独特观点的额外风险。
这样,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2007年底几乎所有的机构都看高2008年的A股
市场,最乐观的招商证券,甚至认为上证综指能到达10000点,其他预测高点也多在7000点以上,现在看来,这些预测让人哑然失笑。
如今,又到一年之始,与2007年底相同的是,目前也接近于疯狂,只不过是另一种极端——悲观。这个时候,机构给出了怎样的预测?有怎样的理由让人们相信那些写在研究报告中言之凿凿的结论?
根据各大券商投行截至2008年12月30日已发布的2009年投资策略报告,他们的观点似乎又惊人地相似。对GDP增速的预测结果集中于7.5%~8.5%之间,而对A股市场运行区间,最乐观的也只不过认为上证综指将达到2800点附近,悲观的则认为将最低下探至1200点。
这样的预测结果无关乎对错,毕竟对于宏观经济和市场可以悲观的理由实在太多,最终能证明的仍将只是时间。只是我们担心,机构们会否犯下2007年底一样的错误。无论是能力原因,还是从众原因,结果都将令人遗憾。
当然,预测是投资机构的必修课,他们需要由此获得客户和市场的认同。在新年特刊中用大量篇幅发表《投资者报》对2009年宏观经济、行业公司以及市场的独立研究报告之后,我们也将各大机构2009年投资策略报告的主要观点和预测结果一一罗列,为投资者分析2009年中国经济和A股市场提供更多的角度。
预测2009年A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