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中国标准” 首个境外交割品牌落户上期所

2009-01-09 13:57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志杰  国内期货市场首个境外交割品牌日前落户上海期货交易所。 

这个在上期所正式注册的境外交割品牌是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Freeport McMoRan Copper & Gold Inc.)下属El Paso精炼厂生产的“P*D”牌高纯阴极铜。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国内期货市场首次批准境外交割品牌注册,意味着“中国标准”进一步迈向世界,也标志着上海期货交易所在交割环节的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标准

近年来,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益加强。 

以铜期货为例,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量仅次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位列世界第二,“上海价格”成为全球铜市场必须关注的重要价格。与此同时,上海期货交易所也注重中国标准的确立,不断研究试行国外品牌的境内注册,进一步输出“中国标准”,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上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上期所对于境外交割品牌的政策是认可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的品牌有在上海市场进行实物交割的资格,并未要求境外厂商来上海进行正式的注册。 

2007年3月20日,上期所正式出台实施了《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交割商品注册管理规定》,开始接受国外符合条件的铜、铝、锌有色生产企业的注册申请,并要求此前已被上期所认可具有交割资格的LME注册品牌于2009年3月20日前办理注册登记以获得上期所正式交割资格,否则视作自动放弃。 

据了解,目前已有十余家世界主要有色金属厂商的30多个品牌积极要求办理注册工作。除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外,其他如智利国营铜业(Codelco)、力拓和必和必拓等公司申请的品牌注册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  

业内专家认为,在目前金融市场动荡、企业迫切需要风险管理工具的背景下开放境外交割品牌的境内注册,对厂商而言,这是对其产品质量的认可,可以使其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得到提高。对贸易商而言,也为其在境内外期货和现货市场进行异地套利和风险对冲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话语权

“更重要的是,以交易所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国内期货市场能够由此起步,通过‘制定标准’、‘输出标准’,在国际市场上真正提高竞争力及话语权”,上述专家认为。 

“有色金属价格指数的推出对企业来讲是件大好事,无论是上游生产厂家、下游用户及流通公司”,上海海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之焕称,“SM-MI不仅有利于行业内的企业和相关行业根据指数的波动,认清市场形势,判断市场走向,同时也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和营销策略的主要参考指标。” 

尽管包括麦格理银行在内的各境外研究机构均表示,中国因素在金属铜市场上是一个主要的驱动因素,并且是导致指数性增长的惟一一个因素。 

但中国五矿集团有色金属首席分析师张荣辉指出了中国价格以及中国投资者无奈的痛:“虽然中国因素占了世界上很大分量,但是定价权方面,无论是上市交易的还是没有上市交易方面,我们都存在很大缺憾。因此中国因素是一个很大的因素,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

相关企业表示:“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谈判只能根据LME价格作依据,尽管自上海期铜运行以来也对价格形成了一定的指导意义,甚至也一度对国际铜价也产生了影射作用,但在定价权方面仍待发展。境外品牌的首次获批注册让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了中国标准的进一步扩大。”  

“拥有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这是包括交易所以及众多参与企业在内的内人士所共同期望的。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