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健中:股市对就业和消费的影响
导语:

股市对就业和消费的影响

应健中

15年前,在辽宁鞍山市铁西区,有一家至今为止我所见到的最大的证券营业部,楼上楼下三层,营业面积足足有15000平方米,那是一家公司欠了鞍山证券的款,于是这栋原本做大卖场的烂尾楼抵债给当时的鞍山证券,于是就有了可以列入“吉尼斯”记录的中国曾经有过的超大规模的证券营业部。

在开市交易期间,走进营业部,人山人海、蔚为壮观。一个股民告诉我,几个月前,自己所在的工厂撑不下去了,在安置下岗工人的时候,车间主任很诚恳地找他谈了两个小时,谈话之中,那位主任拿出两个股票账户跟他说,自己也很无奈,安置完工人后自己也要下岗,工会还有点钱就给大家每人办了个股票账户,看看到对面的大楼中能否去找找赚钱的机会,如果能把握住机会,那工作不工作也就无所谓了。没过多久,这位股民朋友与那位车间主任就成了这栋大楼中一起在股海中奋战的股友了。

15年过去了,股市和社会的发展已经翻天覆地了,但这个情节在我脑中一直挥之不去,现在鞍山证券也没了,不知这两位老股民还好吗?也不知他们是否在股市中获得了“财产性收入”,说白了也就是是否赚到了钱。15年前,正好是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第一次大规模产业转型的痛苦时期,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头等重要的问题,在这个转型期间,不可否认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股市不是一个再就业场所,360行中也没有股民这个行当,但却是一种隐形就业,一个稳中有涨的股市对缓解就业的社会矛盾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见过不少的人从一介平民做起,赚了点钱后做股票,做了股票后自己主动下岗,成了职业股民。他们天天关心国家大事,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其能力不比专职的党委书记差。这个群体在股民队伍中所占比例有多大,确实不好统计,但我以为这个群体个人的资产是随股市而波动的。就短期而言,可能是缩水,但将时间段拉长来看,应该还是赢利的多,否则的话,就无从解释在20年前,股民队伍只有几万人,到了如今开户数达到了1.1亿户了。

股市对消费的拉动可以说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新年伊始,股市开门红,证券营业部周围的饭店和出租车生意立马就好;有一波比较大的行情,汽车和房地产市场就跟着拉动,股市中人都明白,锁定赢利最好的办法就是买车买房,这种灵敏度可以说已经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产业投资对消费的拉动不仅时间长而且传导距离大,而股市对消费拉动是最直接的,有时可以说在当日就产生作用。

从今年起,4万亿资金刺激经济开始发挥作用,后续可能还会有相当多的具体措施,但在这种刺激经济的措施中,给股市以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呵护,恐怕效果会更好。对股市而言,单边下跌的市场没有机会,除了单边上扬有大机会之外,市场的宽幅震荡和热点频频也是一种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在2009年中可能会更大。

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压力在于经济指标的恶化和再就业这两大问题,如果股市走活了,当老百姓有了“财产性收入”,就不会过多地产生再就业压力,而这个“财产性收入”最能产生财富效应的还是股市,您别看这个市场钱去得快,来钱的时候也同样快啊。从2009年新年第一周的市场躁动来看,今年的机会也许比较大。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