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张东红 )过去的2008年,部分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饱受投资者的质疑。步入2009年,哪些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投资者关注?《投资者报》记者专访了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结构性金融处产品经理罗鹏宇。
《投资者报》:为什么2008年有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不佳?
罗鹏宇: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实现了预期收益,但也有小部分理财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主要集中在直接挂钩国内股市的信托理财产品、投资境外金融市场的外币结构性产品和QDII。
事实上,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比较谨慎和保守,因此相对基金而言,银行理财产品的亏损相对还是较少的。
《投资者报》:为什么银行与投资者之间会出现许多纠纷?
罗鹏宇:2008年理财市场所出现的大量纠纷,深层次原因并非产品亏损,而是没有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这里面既有银行的责任,也有投资者自身的责任。
在产品设计上,银行普遍设计风险层次等级不同的理财产品以满足各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预期收益率越高,则风险也越高,反之亦然。
绝大部分银行都会对产品的风险属性和最坏损失情况进行通俗易懂的说明与解释。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些银行客户经理没有认真向客户进行解释的现象,同时,国内部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只关心预期收益率,甚至不详细阅读理财合同里面的风险说明条款。
产品到期时,如果收益率理想,则皆大欢喜;一旦收益率没达到预期水平,或者零收益,便指责银行误导甚至欺骗消费者。从 “买者自负” 的角度出发,这对银行是有失公平的。
另一方面,银行也要加强对客户经理的培训,认真做好风险提示工作。
《投资者报》:和基金相比,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优势?
罗鹏宇:与基金等理财产品相比,银行的理财产品比较注重抵御风险,而且期限长短均有、类型更丰富,既可以通过信托渠道投资国内信贷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也可以通过与外国投行交易而投资国际几乎所有金融市场和标的,为投资者提供多样的选择。
商业银行稳健的经营原则、强大的金融人才储备、良好的信誉背景、内外畅通的交易渠道以及数量众多的经营网点,都决定了在理财业务等金融创新领域,银行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投资者报》:2009年有哪些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推荐?
罗鹏宇:可以关注三类理财产品,股权质押融资类、政府信用类和大型企业信托贷款类产品。
股权质押融资类理财产品股权质押率不超过其市价的5折,而目前国内股市已相对 2007年最高点下挫超过60% ,市场风险基本得到有效释放,因此有股票做质押担保,风险比较低,同时该类产品的收益率也比较高。
政府信用类理财产品的特点是,到期偿付或到期股权转让的资金安排由地方政府的财政作为担保或兜底,或以地方人大决议纳入财政预算作为类担保。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为该类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基础资产,而且内含政府信用,风险很低。
大型企业信托贷款理财产品一般由大型央企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融资期限一般在1年以内。该类产品是2008年理财市场的绝对主力,由于银行贷款规模的放开,2009 年发行数量会大幅下滑,但仍然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