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友谊股份:仰赖“最后一块减震板”
导语:旗下联华超市销售净利润仅为1.83%,比步步高和新华都3%的销售净利润还低

专题:迎战衰退·寻找下一个沃尔玛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零售业最抗周期性衰退
·沃尔玛的渔翁之道
·王府井:外联供应商内控成本
·物美商业:以直供迎合消费档次下降
·百联股份:破解“促销疲劳症”
·友谊股份:仰赖“最后一块减震板”

春节期间,位于上海世纪联华中环店内,贴满了红色的促销广告,节庆气氛浓厚。由于人流过多,不时出现摆放货物被挤倒在地的场面,而排队结账的队伍排起来也有十几米长。

1月20日以来,世纪联华和联华超市启动了维持15天的新年大促销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既包括了直接降价让利,也包括了送礼包等等,促销涵盖日常用品、食品和家用电器等等。

“春节期间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世纪联华中环店一位工作人员称,“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不吝啬花钱。”

据上海市19个区县经委和主要商业集团联合抽样调查,全市389家大中型商业企业4000多家网点春节7天共实现零售额42.72亿元,平均日销售额创下1999年上海市实行节日统计制度以来的新高。其中,在各大商业业态中,超市业态保持销售规模第一,7天实现零售额20.60亿元,同比增长4.8%。

九成收入来自联华超市

目前,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友谊股份)持有华联超市34.03%的股权,财务数据显示,友谊股份收入的90%和利润70%都来自于联华超市。友谊股份和联华超市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月3日,联华超市的一位新闻发言人向记者表示,“春节期间我们销售情况很好。”在上海,每隔几里路,总能看到橘黄色的“联华”标志,相当醒目。而和其他超市相比,联华超市的购物环境显得更整洁,东西的质量更好。

“我们现在上海拥有大卖场有30多家,标准超市有400多家。”联华超市的工作人员说。

联华超市自1991年开始在上海开展业务,到2008年中期,公司联华超市网点数目3902家,遍布全国20个省份及直辖市。而在上海,据称每隔4平方公里就有一家“联华”品牌的连锁门店。

来自于友谊股份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28%;其中,联华超市实现营业收入174.23亿元,净利润3.19亿元,销售毛利率为19.75%,销售净利率为1.83%。

19.75%的毛利率,在同类超市连锁行业中已经处于靠前的位置,仅仅比华联综超的19.87%低了一点。但是公司的销售净利润仅为1.83%,比起步步高和新华都的3%的销售净利率则要低得多。

东海证券分析师薄玉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联华超市主要在华东地区布点经营,使公司的毛利率较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跨地区采购和配送的成本,这也就造成了公司的净利率过低。

据了解,和绝大多数超市的盈利模式一样,联华超市主要也是依靠销售商品取得进销售差价和向供应商提供店堂广告、专用陈列位、商品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来收取服务费用。

“超市利润最主要的一块就是来自于赚差价。”联华超市方面新闻发言人表示。

渤海证券分析师陈慧表示,相比于百货通过扣率赚取利润,超市的盈利模式就是尽可能扩大销售网络及销售量,增强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赚取购销差价。同时凭借渠道优势,为供应商提供服务,以收取更多的通道费。联华超市的盈利能力正在随着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升。

最后一块减震板?

乘着年底这一购物高峰期的“东风”,沃尔玛最近高调宣布将降价幅度提高到20%,而乐购也宣布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促销计划。具体主题包括了“低价风暴”及“新年团员宴商品大汇集”等等。

而联华超市的大股东友谊股份涵盖了零售连锁业的多个业态:超市、百货、购物中心、建材超市。由于本身具有的规模优势,规模效应或许将助力友谊股份顺利度过金融危机。

薄玉认为,公司的多种业态模式,使得公司能够更加有效地缓解经济衰退对公司业绩放缓的冲击。尤其是联华超市收入弹性更低,并构成公司主要的收入和盈利来源。薄玉表示看好连锁超市业态在经济放缓背景下“最后一块减震板”的功能。

对此,东方证券的连锁商业行业高级分析师郭洋却表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零售行业并非抗周期行业,2008年三个季度的报表已经说明问题,和强周期的行业相比,零售是一个取决于企业自身策略、管理能力的行业,应该充分信任优秀企业自身的调整、应对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看好那些管理体系完备、门店网络密集、现金流稳健的企业。

建材业务拖累业绩

2月2日,友谊股份公司发布了业绩预警公告称,2008年公司的年度业绩将同比减少50%左右。造成业绩变动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好美家装潢建材有限公司(下称好美家)利润出现较大亏损。

“好美家之所以会出现亏损主要是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对房地产和建材行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友谊股份证券事务代表鲁洁颖说。

金融危机和房地产低迷的双重压力之下,目前家具建材连锁超市的日子并不好过。以“好美家”为代表的建材连锁超市目前正收缩全国战线,集中精力做长三角区域。早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北京好美家的停业也引发了业内人士对于北京好美家经营不善的怀疑。

“我们不看好好美家的前景,主要是因为公司过去推行的是全国性的扩展战略,规模不经济,其次是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公司面对的是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应对准备不够充分。”齐鲁证券分析师刘宜娟认为,尽管公司目前正在积极地对公司的网点结构进行调整,但是前景并不乐观。

和超市业务相比,百货业务一直在公司的业绩中扮演“配角”。公司的业务以社区百货为主,目前拥有5家门店。以2008年中期的数据为例,连锁百货业务带来的营业收入占整个公司的比例为2.71%。

而公司的租赁收入占总收入比不足1%,主要是来自公司拥有的两大购物中心——友谊南方商城和西郊购物中心所带来的物业出租收入。

当建材业务受到较大影响时,友谊股份抵抗衰退冲击将全部来自具有“最后一块减震板”功能的连锁超市。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