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再推银行杠杆化
导语:“保八”需要今年固投14.4万亿元,这就需要金融杠杆化在其间发挥作用

当西方国家还在为“杠杆化”痛不欲生时,中国商业银行正在积极财政政策推动下,扩大必要的“杠杆化”。

过去几年,中国在迅猛增长的同时,经济中的杠杆也在降低。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08年前三个季度,货币乘数(通俗地讲,就是一个时期广义货币之于基础货币的倍数)仅为3.87,目前中国的杠杆化率处于20年来的低位。

今年1月份,银行信贷出现“井喷”之势,仅工商银行1个月贷款就增加了117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了1350亿元,信用扩张十分抢眼。央行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是,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亿元,增量同比翻了一番,票据融资增加6239亿元。

不过,银行业内人士认为,1月银行信贷“井喷”更多是源于大量投资项目的集中推出,加之银行放贷的“一月效应”使然。在工行的贷款增量中,项目贷款占了693亿元。

美国金融体系崩盘,罪魁祸首是高杠杆化率。而中国却恰恰相反,中国需要的是“再杠杆化”。针对工行1月份票据融资的天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2月11日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票据,贴现,再票据,如此循环往复,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就被极度地发掘出来,这对中国经济保增长不无好处。

较高杠杆催化财政政策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陷入下滑预期。为了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保八”,政府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以及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但如果缺乏高杠杆率的金融媒介进行放大传导,就很容易湮没在经济发展的资金“黑洞”之中。通过采取财政刺激政策、发行更多的国债来为新增的支出融资,政府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在致力于提高经济的杠杆化程度。但政府支出的规模相对较小,总支出占GDP的比重仅略高于20%,而政府投资支出占总投资的比重仅略高于10%。

政府的投资计划是否会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关键取决于经济活动中其他部门的表现。中国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中国经济是否会,以及将如何再杠杆化。

按照“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2009年中国GDP要达到32万亿元以上,如果说投资拉动的贡献率为45%的话,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要达到14.4万亿元。相比之下,分两年完成的4万亿的中央财政投资仅是一个增量,更大的存量盘活,还必须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而这就需要金融杠杆在其间发挥作用。

政府的财政刺激,如果仅仅是实际的支出增加,肯定是不足以提振经济增长的,业内专家认为,财政刺激的效果最终有多大,关键还取决于这些刺激措施催化民间提高债务水平、扩大支出的程度。

1月7日,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再杠杆化将成中国增长新动力。

财务状况能够承担较高杠杆

目前中国不仅有高杠杆的需要,同时也有高杠杆的基础。

截至2008年年末,我国国债余额约5.5万亿元,占GDP比重不到20%。而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这一比例分别为71%、67%和163%,不仅如此,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更低。

居民的储蓄存款超过20万亿元,而居民贷款规模很低,汽车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等一共3.7万亿元左右。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这说明我国家庭负债率总体相当低。

中国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也是相当健康的。以央行监测到的数据来看,央行监测的5000户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是55%,非金融行业资产负债率有所降低,财务状况较好。

再说银行业本身。经过四五年改革,几家大银行都改革上市了,整个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处于历史高点,不良资产率则是在历史的低点,公司治理结构、风险防范能力都有很大改进,纵向比较处在一个历史盈利最好的水平。

同时,银行系统的存贷比是杠杆化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央行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整体存贷比在65%,无论自身纵向比较还是与国际横向比较,这都是较低水平。

银行集体“向左看齐”

目前,银行信贷占整个投资资金来源的近40%,信贷规模相当于GDP的110%多,只有银行提高杠杆化率,银行体系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信用。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杠杆比率,尤其是增加银行贷款(还需增加债券融资,但作用小得多),就至关重要。

其实,中国银行业的再杠杆化在决策层面已经获得认可。1月5日至6日召开的央行2009年工作会议指出,“可以使用创新金融工具保持市场的合理流动性”,这就为中国的再杠杆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再说,在货币乘数日益下降的态势下,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左右”的目标也需要银行体系加大杠杆化率来实现。

一贯把严防银行风险视为头号职责的银监会,这次对银行再杠杆化的态度,难得地与央行“步调一致”了,不仅没有像在二套房贷标准那样“固执己见”,甚至在1月12-13日的银监会2009年工作会议上,高调宣布“允许有条件的中小银行业适当突破存贷比,支持创新担保融资方式和消费信贷保险保障机制”。

或许,正是有了上述东风劲吹,各家银行在2009年新年伊始,便集体“向左看齐”了——大放贷款。1.62万亿元的单月贷款增量,史无前例地出笼,在亟须银行提高杠杆化率的当下,应该不会是“后无来者”。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