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为何关心“人事”变动
导语:围绕监管部门高层人事变动传闻所引发的议论,可以看到投资者对监管政策下一步的期待,事在人为,人不同,作为也会不一样

重要的人事变动及传闻,近来弥漫中国经济界。

从联想老帅柳传志回归,到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刘乐飞、中金公司董事总经理贝多广,接连奔赴产业投资基金,均与投资者的利益间接相关,业界反响热烈。而证券监管部门最新的人事动向,直接关系投资者的选择,更成为市场焦点。

其实,关心重要人事变动,是人之常情。高至政府部委,低至产业、公司,利益相关者总是关心人与事的变动。具体到股市投资者,目前关心监管部门的人事变动传闻,其实是在表达对决策者下一步政策的期待。

证监会人事变动传闻三版本

A 股市场投资者关注各方面的人事变动。他们打听、议论的,不仅是上市公司高管变动、基金经理换人,更关心证券监管部门可能的人事调整。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坊间不断传出多个证券监管部门高层人事变动的版本,但一直无法从正式渠道得到确认。最近一周,因为证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主席助理三个职务在内部公开“海选”,人事变动再度被市场“翻热”。

梳理各方面的信息,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版本:

一是不涉及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职位变动,而是几个副职的更替。目前证监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范福春将到退休年龄,由此出现党委副书记、副主席的空缺,而如果由现任主席助理升任副主席,将出现一名主席助理的空缺。

在这个传闻版本中,现在副主席排名第一的桂敏杰,有望升任党委副书记,证监会主席助理排名第一的刘新华则可能升任副主席。

第二个版本涉及的职位变动除了范福春,还包括主管机构业务的副主席庄心一。有消息说,范福春将赴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而庄心一如果离任,去向还不明朗,甚至传闻说北京市政府某高层,或调至证监会任副主席。

第三个版本涉及的部委高层最多,且是一串重要人事变动。

最引人注目的传闻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有可能接任央行行长,亦有一说是出任央行党委书记,央行行长周小川将赴社科院任院长,建行董事长郭树清接替尚福林任证监会主席,国家外汇局局长胡晓炼则会步入和郭树清当年一样的路径——自外汇局空降建行。虽然建行方面 2 月12日 出面澄清,但传闻并没有消失。

人不同,事也会不同

投资者为什么好奇、关心这些重要人事变动?

其实这是始终存在的正常现象,坊间传言总是客观存在,投资者的议论,也不会因有正式渠道的确认而消失,除非有关人事变动最终落子。

无论是对一位朋友的调动、一家公司的人事变化,还是高官动向,人们都会去关心,何况这些人事变动涉及证券市场,关系自身利益。

通常而言,投资者关心变动中主角的去向、为人为事的特点、个人风格、学术背景、从政背景、从业背景、干事的主旨等等。这是因为,人和人是有差别的,即使在严格的法律制度下,人不同,作为也会不一样。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在人为”、“因人而异”。

也正因为人各有特点,此人非彼人,此事就可能非彼事。所以,投资者关心人事变动,并不一定是对现任者不满,也并不是要给接任者制造压力。

反过来看,既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体现自己的行事特点,如果你不让大家去猜想,去验证,反而有悖于自然现象,也有悖于人之常情。

据此,投资者好奇人事变动,坊间有各种传闻,就太正常不过了。


作为一份投资类媒体,我们也关心下一步的人事变动,无论变与不变,新的市场环境,也自然会引出新的气象、新的执政之道。

与其说投资者关心人,不如说是关心人办的事情。现阶段,A股市场无疑对市场的政策渴望和需求是积极的。而之所以最近投资者会对新人予以高密度的关注,在于现任还有很多政策未予推进,大家都希望新人能对此有个圆满的促成。

当然,所谓圆满,自然不会是视市场需求而不顾,否则,政策力度和引起的反响就会大打折扣。

关心传闻蕴涵的期待

我们注意到,因多个版本人事变动传闻的存在,投资界派生出这样一种说法:由于证监会高层面临人事变动,以至于无人有心推动证券监管相关政策、业务的进展。这从传闻始于去年下半年八九月份后,证监会推出的政策、业务门可罗雀中即可见一斑。

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一个最近的例子是,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上台之前,政策即出现真空。上任总统小布什不做事,奥巴马不说话。这段真空期只好留给市场去猜测,今天去猜测奥巴马新政,明天去猜测小布什留下什么。

实际上,真空期的存在同样符合人之常情。基于上一任不要给下一任留下麻烦的考虑,很多人会选择少动为妙。这同时也符合权力交替中的正常规范。

我们不能指望一任之内解决所有问题,只要未来的解决措施到位、方法合理,不差这些天。

不过,从坊间传言背后所议论的话题看,倒是透露出市场各路投资者,目前对监管部门的政策方面,存在一些普遍的期待。且不管人事是否变动,期待都客观存在。而投资者现阶段最期待、最热议的话题,往往是新上台执政者第一步所需要稳定的。

证监会要顺应市场需求

在我们看来,不管是怎样的人事变动,都需要顺应市场的需求。比如说启动一直未有实质推进的融资融券业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创业板,以及恢复市场的正常融资功能。

自去年8 月始,A股市场的IPO(首次公开发行)基本断流,无数拟上市企业至今依然处于无助的等待中。在整个宏观经济环境还不太乐观的背景下,这些企业急于上市融资、谋求发展的焦虑和失落可想而知。

如果融资、资源配置这些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现在都没有了,这样的市场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显然不匹配。

实际上,目前重启IPO,应该不会被视为市场的杀伤力,相反,它可能是市场维稳的力量。但重启之事,定要在市场刚启动的时候早做,在资金重新回到市场时,要适当放开IPO。不要等到市场 3000点、5000点再做,那时,IPO才真会成为股指“杀手锏”。

同时我们也乐于见到,随着参与市场的各方主体日趋成熟,监管部门逐渐放弃对 IPO、基金、债券发行等直接管控。

过去,在发行审批调控机制下,A 股上市企业的发行价都太高,企业只要挤进来就能赚一大笔钱。现在由于股指低了,企业动力也降低不少,监管部门终于有机会可以全身而退,将权交给交易所。否则,等股指上去了,又将面临以前的老问题,难以推掉。

监管层倘若果断改革,既可摆脱很多骂名、远离矛盾中心,又可更好的出重拳,让市场的好孩子、坏孩子更清晰的得以甄别,证监会也能就此获得赞誉和信任。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