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记者缪舢 )液晶的冬天笼罩所有的面板工厂,深天马(000050.SZ)也不能幸免于难。
2008年3月底竣工的深天马在上海的液晶生产线生不逢时,正式投产不久即遭遇全行业的亏损。“深天马上海公司(下称上海天马)液晶销售不太理想。”2008年12月18日,深天马总工程师李曙新无奈地对《投资者报》表示。
投产生不逢时
2008年上半年,上海天马总经理顾铁曾表示,“公司已在4月实现量产,预计6~7月达产。”当时分析师预计,上海天马将成为国内中小尺寸液晶主力供应商,产能优势在下半年充分发挥后,2009年就可以为公司贡献利润,但未曾料到液晶市场受形势急转直下。
天相投顾分析师表示,目前面板的价格跌至原材料成本之下,上海天马受到的影响应该与整个行业差不多。面板的价格全年在不停地变化,上半年价格比较高,有的商家专门炒面板,下半年价格快速下跌。目前面板的价格还不够它的资金成本,而这还不包括上海天马30多亿元生产线的设备折旧。
天相投顾分析师表示,在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和深天马已投产的中小尺寸面板厂家中,深天马受到的这一波的冲击最小。他进一步分析称,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一直在满负荷生产,产能充分发挥。而深天马控股的上海天马实际产量不清楚。由于工艺复杂、良品率低等原因,导致生产线投产调试期延长。总的来说,处于小批量试产阶段,还未形成真正的大批量生产规模,行业不景气对深天马的影响相对于其他3家公司要小得多。京东方、上广电、昆山龙腾当前在减产,但对于上海天马还不存在减产的问题,它的产量本来就不高。
他表示,深天马以前没有面板工厂,主导产品主要是LCD液晶显示屏和采购其它工厂面板来组装的模块。现在他的生产量主要靠上海天马,而上海天马2007年10月建厂,2008年上半年才试生产。
现在,采购的原材料价格与销售出去的平板价格倒挂,深天马采取停产等对策,毕竟可以使公司的盈利损失减少到最小。对此,天相投顾分析师认为,深天马与下游企业签订了战略性长期供应协议,如果此时停产断供,其与上下游保持的连续性被打断。
立足中小尺寸
与京东方等上述3家公司不同的是,深天马对中小尺寸面板领域情有独钟。
李曙新告诉记者,中小尺寸液晶本身是一个需求非常大、种类非常多的市场,也是深天马多年积累的一个细分市场,深天马的竞争优势在这个领域。
深天马一位高管向《投资者报》透露,深天马多种中小尺寸面板在市场上居于领先,其中手机面板在国内每月出货量市场占有率在10%~20%之间。据这位高管讲述,2006年深天马抓住华为上游供货商卡西欧存在交付期过长且价格相对偏高的机会,顺利将产品打入华为,目前有数十款手机产品,是华为主要面板供应商。此外,深天马同时还获得了如奇美电为代表的台湾面板企业的代工业务,主要提供3.5寸以下手机显示屏。
2007年全球中小尺寸液晶市场为180亿美元左右,根据专业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260亿美元的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20%。天相投顾分析师也认为,中小尺寸需求领域广泛,不像大尺寸那样单一,需求量很大。现在中小尺寸产业格局主要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三足鼎立,中国大陆整个产业规模很小,下游消费的面板基本上由海外公司生产。从中国大陆来说,深天马的中小尺寸面板的市场空间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