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股东离奇获利鲁信高新
导语:

投资者报(分析员 周鹏)从去年11月初至今的短短3个多月中,鲁信高新股价飙升幅度最高达到476%,成为近期A股市场的第一牛股。而作为该上市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的黎睿咨,获利幅度超100%,账面盈利逾6000万元。

但我们从上市公司财报中统计发现,黎睿咨在大牛市中的成绩并不突出,甚至做了几笔赔钱买卖,而熊市中,他却恰好捂住了本轮反弹中最牛的股票。

6200万元豪赌创投第一股

近期,有关创业板即将推出的消息频传,而以创投业务为主的山东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高新投)将成为鲁信高新的全资子公司,鲁信高新极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股创投第一股。

黎睿咨的介入,也与此密切相关。停牌长达7个月(自去年2月1日起开始停牌)之久的鲁信高信,于去年9月3日发布公告,公司拟向实际控制人鲁信集团发行1.7亿股股份购买山东高新投100%的股权,这给了投资者值得期待的前景。

从鲁信高新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变化情况来看,黎睿咨于去年三季报首次出现并成为该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持有股数达738万股,占流通股总数的7.35%。由于停牌、复牌的原因,鲁信高新去年三季度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时间仅仅为9月3日至9月26日的17个交易日。而去年二季报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并没有出现黎睿咨的身影,在三季报中却成为第一大流通股股东。这说明黎睿咨正是在该公司复牌之后,耗巨资快速介入的。

从指南针赢富数据也可印证这一点,在去年9月3日至9月26日期间,鲁信高新的成交量主要集中在9月5日,当天在跌停板8.48元的价格上放出巨量成交,成交金额超过6000万元。用黎睿咨在三季报中显示的738万股数来比较,正好符合6000万元的买入行为。也就是说,黎睿咨很可能是在2008年9月5日以8.48元的成本买入鲁信高新738万股,动用资金约6200万元。

而据我们统计,截至2007年牛市行情结束前,其账面最高的资金余额仅不到2700万,与其购入鲁信高新的资金量尚有3500万元差额,可能需要通过融资获得。

深套之后盈利翻番

在鲁信高新停牌的7个月中,大盘出现了45%的巨大跌幅。虽然该股在利好公布的情况下复牌,但股价还是走出了补跌的态势。在黎睿咨买入鲁信高新738万股之后,该股就一路下跌并在2008年11月6日达到最低价3.47元。以黎睿咨8.48元的成本来计算,他的资金在9月至11月初的2个月期间,一度缩水了近60%。

但随着上证指数去年10月28日探底1664点回暖,鲁信高新出现转机。该公司去年11月19日发布公告称,国务院国资委已同意山东高新投将25.46%股份转让给鲁信集团,股份转让完成后鲁信集团将成为山东高新投的控股股东。同时,鲁信集团也是鲁信高新的实际控制人,鲁信高新成为创投第一股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公司股价也出现缓慢爬升的趋势。

随着去年12月19日,鲁信集团作为实际控制人获得证监会豁免要约收购义务批复公告的发布, 鲁信高新的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在去年11月初至今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内,股价飙升近5倍。以目前17元左右的价格计算,黎睿咨获利幅度超过100%,账面盈利6000万元。

2月11日~17日,其股价虽未再创新高,但依然维持强势震荡格局。通过指南针主力雷达区间账户统计数据可知,在1月20日至2月17日期间,特大户持股比例由32.89%降至28.84%,大户持股比例由13.68%降至11.96%,而散户持股比例由26.83%升至30.31%,主力资金逢高出货的迹象较为明显。根据黎睿咨持有单只股票时间均控制在3至6个月的操作习惯,他很可能已经卖出该股兑现收益。

牛市收益并不惊人

通过Wind资讯可知,从2004年到2009年,黎睿咨共参与了11只股票的买卖,唯独近期鲁信高新的操作获利最高。

在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当中,黎睿咨在金宇车城、航天长峰、海特高新上分别赚到176万元、100万元、60万元,利润最多的一笔是沈阳化工,赚600余万元。此外也有亏损经历,如2006年三季度买入的东湖高新、2007年二季度买入的贵航股份,分别亏损14.4万元和206万元。

2008年黎睿咨也曾失手。天威视讯于去年5月28日登陆中小企业板,黎睿咨在去年三季报中就成为了第八大流通股东,持有93万股,但在过了三个月的年报中,黎睿咨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以三季报前该公司成交均价15.18元作为黎睿咨的成本价来计算,在天威视讯这支股票上损失了323万元。

通过买卖情况可看出,这位超级散户嗜好波段操作。进出的股票均不是绩优蓝筹股,而是以重组等题材股为主。持有单只股票的时间,均控制在3至6个月内,即使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也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黎睿咨早在2004年就在鲁信高新上小试牛刀,在当年6月至9月之间,以3.8元成本均价买入,在9月份至12月份之间,以3.9元的均价卖出,仅获利2%。直到2008年,他又花巨资再次参与鲁信高新的炒作。他为何有胆量在熊市中突然动用如此大的手笔,这笔巨资又从何而来,都成为了新的疑点。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