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投资者报 > 专栏 >
专栏:生命和汇率
导语:将货币汇率与经济增长之说,引向广泛的生活层面时,脑海里陡然升腾起了一个生活哲学命题

《投资者报》特约撰稿人:陈彩虹

几年前,德国一位研究货币问题的教授的讲演让我获益匪浅。

这是一位与众不同的德国人。在讲演中,他从讲台到台下频繁地来回走动,不时地坐在不高的讲台上,配合着他讲演内容的变化,做出各种各样轻松随意或严肃认真的手势和表情,让人感受着一种“稀有的”德国式浪漫。

在讲到人民币对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化时,他展示出来的汇率图显示,那是一条直线。站在2002年的角度看,以美元兑换人民币汇率为例,1994年中国外汇体制改革之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率,基本在1:8.27左右,起伏幅度小到几乎没有。

德国人继续着他富于感染力的讲演。看着大显示屏上出现的那些数据、公式、图表,以及教授的分析、讲解、推论,我在脑海中,建立起了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特殊联系,特别是建立起了人民币汇率“直线走势”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间的特殊联系。

当我将这一货币汇率与经济增长之说,引向广泛的生活层面时,我的脑海里陡然升腾起了一个生活哲学命题——生命,有时就是一条直线。

我想到了一些学者曾悲情地议论过“中国放羊娃”的故事。“你为什么放羊?”“攒钱。”“攒钱干什么?”“长大了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干什么?”“放羊。”在这些学者议论时,言语中充满着对“放羊娃”单调至极的人生怜悯和感伤。

就在这样近乎于麻木、无聊活着的“放羊生涯”里,是不是也有着生命的鲜活、丰富和灿烂?我想是有的。生命的形式,有时就是单调得近乎于没有生机的“直线”。我们却不必为此忧虑。

令人害怕的,是个人完全失落在生命的单调形式里。在这个意义上,一个乡村“放羊娃”,当他感觉到了生命的活力而努力他的“放羊”事业时,他的生命价值,就大大地超过一个只有“直线单调感觉”的现代城市人的生命价值。上世纪70年代,我在老家湖南农村生活过7年,其中两年在县城上中学。每个周六下课后,我都要步行10公里,回到乡下家中。周日干一天农活,当晚再步行到县城,赶上下一周的课。

那是生活极为单调的时代。学习的课程单调,每日的生活单调,每周往返于县城的路途单调。甚至于,说话的内容都受到极大限制,生活毫无色彩可言。即使那么单调,也有着大量富于生命活力的内容。我记得,那坚持己见的中学老师,那人为复杂化的同学关系,那被迫众口一词的教材内容,那淳朴的乡下传统风情,还有那永远也消除不掉的民间信仰等等,都显示着顽强生命的活力。

生命的内容,其实什么时候都是丰富、生动、鲜活。这只在于你如何去发现,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创造罢了。

(作者供职于建设银行董事会)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