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制造业生死变局
导语:制造业是各国最大雇工行业,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呼吁政府挽救制造业的呼声高涨

更多相关专题文章:
·制造业生死变局
·中国制造业的别样“暖冬”

如果你是全球制造业中的一员,该为未来祈祷了!始于去年夏季的金融危机,以席卷之势给全球制造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全球制造业的衰败程度令人震惊,曾经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最后都变成不可避免。

据美联储(FED)数据,美国近3个月的工业产出已经下降3.6%,其中1月份产能利用率降至198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英国的制造商也处于1980年以来最差的境况。

让人担忧的是,美英这两个债务人国家的制造业情况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那些依赖制造业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受到的打击更为严重。据统计,德国2008年第四季度工业产出下跌6.8%,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分别下跌21.7%和12%,新加坡2009年1月份制造业产值较上年同期下降29.1%,降幅大于去年12月份的12.8%,而东欧、巴西、马来西亚和土耳其制造业都几近垮掉。

目前,全球制造业已变得相当动荡,即使回到上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期也没有出现如此厉害的工业产出收缩幅度。

全球制造业同陷衰退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会被作为衡量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晴雨表。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测算,涵盖广泛的美国制造业指数降至198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衡量未来经济活动的新订单指数也降至有记录以来60年的最低水平。

制造产品的需求下滑促使各种规模的公司纷纷裁减员工,关闭工厂并削减机械、钢铁、塑料和其他基础部件的生产。

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制造业活动也早已出现萎缩,市场研究机构Markit Economics的数据显示,欧元区制造业指数去年年底就降至该指数11年历史以来的最低水平。

有迹象表明德国比其他国家更糟,而且其久闻的中小企业也将受到最严重的冲击,这些家族所有的中小公司是德国经济的支柱。德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它特别容易受到下滑的影响。六年来,德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其经济产出的1/5和就业的1/4以上来自出口,使得其对全球增长和贸易的下滑尤其敏感。

德意志银行估计,今年德国出口会下降约8%,创15年来的最大跌幅,占所有制造业出口40%的中小公司受下滑影响巨大。

其中很多企业专门制造复杂和高附加值的设备,如卷烟和印刷设备。专业细化虽使它们占领了一些空白市场,但是当经济减缓和公司削减投资时,这些产品的订单也首先被取消。

在俄罗斯,银行机构VTB Bank Europe的制造业指数也创下1997年9月该指数开始编制以来的最低水平。

亚洲的制造业数据同样表现不佳。里昂证券 (CLSA)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就业和产值出现了历史性降幅。而自荷兰银行(ABN AMRO Bank)开始调查以来,印度制造业也首次出现裁员。

日本的Nomura/JMMA制造业指数也降至历史低点,主要受海外市场需求下滑以及全球经济不断恶化拖累。

世界各地的制造商已经开始裁员来节省现金和降低产量,不过今年预计还会有更多的裁员。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今年1月份失业率达到7.6%,非农业部门的就业岗位减少了约60万个,创下1974年来新高。

欧盟统计局也表示欧元区的失业率已攀升至8%,为两年多来最高。日本总务省的最新失业数据则是4.4%。

汽车业生死样本

汽车业是全球制造业的缩影。

给钱还是破产,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 Corp.)抛给资金短缺的美国政府一个两难困境。

如果给钱,需要1030亿美元——这是通用汽车日前提交给美国政府复兴计划的估计金额,其中包括资产出售和资产负债表的清理,将消耗860亿美元的政府资金,以及另外170亿美元已陷入困境的银行和放款人的资金。

但美国政府担心他们的借款得不到偿还,而且他们的恐惧有充分的理由。因为贷款安全是建立在抵押品安全的基础之上的,而通用汽车的抵押品基础正在削弱。


该公司过去几年的业绩一直让人失望:2005年亏损106亿美元;2007年更是创纪录的亏损387亿美元;2008年的情况也极其糟糕,目前公布的数据通用汽车公司分别亏损了33亿、155亿和42亿美元。

原因是通用汽车依赖运动型多用途车、卡车和其他高耗油车辆的时间太长。该公司表示,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将在2009年和2011年停止悍马和土星品牌的运营。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通用汽车美国的市场份额正在不断下降,其他市场的情形也不容乐观。

日本汽车业的状况同样令人忧虑。全球汽车产销冠军——丰田汽车公司(Toyota Motor Corp.)也面对巨大挑战。自去年秋天以来,丰田的新车销量在以欧美为中心的汽车市场不断下滑,而这种形势仍将继续。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丰田汽车2009年全球生产目标已定为650万辆,5年来首次低于700万辆,比2008年实际产量降低约20%。并且1月份的全球减产幅度创20多年之最,下降43%。

因为出口大幅下降,丰田汽车将会面临该公司70年来首次营业亏损。丰田汽车不久前发布数据估计,2008年亏损总额可能达到49.5亿美元,比去年12月的预计数据高出3倍。

另外,1月份本田汽车(Honda Motor Corp.)产量下降33%;日产(Nissan Motor Corp.)也下降54%。

资本短缺更是让它们雪上加霜。2月21日,德国《比尔德日报》引用政府的一个委员会的报告说,欧宝汽车公司(OPEL)今年第一季度或最晚6月初就将破产关闭。

2月20日,通用汽车公司旗下的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同时通用还表示急需德国、英国和西班牙政府的资金援助以帮助通用维持其位于上述三国的欧洲主要业务。

各国政府面临抉择

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力,给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危机从国家层面上越来越显现清晰。因制造业仍是各国最大雇工行业,所以呼吁政府挽救制造业的呼声日益高涨。

然而,是应该继续注入公共资金来让某些已不具备竞争力的制造企业苟延残喘,还是放弃拯救让市场来决定它们的命运,这是各国政府都必须考虑的选择。在美国,就有约85%的民众反对政府继续向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注入救助资金。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的分析,政府对加工业挽救有两大负面作用。

第一是拯救计划总是落后制造业的经常性变化,针对性差。另外,企业已被库存拖垮。虽库存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但是没有人了解库存总规模有多大,处理完需耗时多长。

第二是政府救助并不能解需求下降。无论政府是否注资,因制造业产能太大(如汽车业),一些行业必须关闭产能。政府并不知道哪些企业需要拯救,也不知道具体行业的合适规模,这只有市场才能回答。

挽救那些求救嗓门最大,雇用了最精明说客的企业并不公平,也是对纳税人财富的践踏。如此救助只会使这场危机恶化加剧。而且,如果一国选择对某行业资助会带来外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长期来看也会因将有限资源锁定在无效率行业而降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