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召开在即,全球经济环境恶化依旧,市场对政府可能实施财政刺激措施充满期待。
但金融市场不要对“两会”有过高期望。因为会议将集中讨论的均是中长期问题,为经济发展定调。讨论的都是大方向,而不是具体、可行的政策或方案。
“两会”讨论的内容几可预期。此次会议的重点将是影响中国持续增长的长期问题,特别是鉴于美国在本轮衰退后的结构性调整,并将进一步鼓励经济建设、扩大内需、刺激国内消费。
摩根大通的一份报告认为,人大会议可能对去年主要的经济发展进行总结,同时展望 2009 年的经济增长前景。
因为这些举措不但有助于减少社会不公、构建和谐社会,而且还能弱化居民谨慎存款的冲动,并将经济增长的重点重新转移至国内消费。而如何扩大国内消费,将是政府工作面临的难点。
此外,一些产生中短期影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是会议的另一重点。然而,最终的政策声明可能会是总体性的政策。此前,中国政府已公布多项财政刺激措施和特定行业的振兴方案。
同时,争论激烈的提高个税起征点,目前尚未获得一致认同,该提案不太可能在此次人大会议上公布。
鉴于国内各地区的消费模式存在巨大差异,刺激短期消费及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发放购物券、为购房者提供激励措施,也不太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具体的激励措施或由地方政府酌情而定。
值得一提的是,内需面临的短期风险是潜在的通缩预期、房地产市场再度下滑及政策自满情绪。特别是不断加大的通缩预期,或将削弱国民消费信心,从而进一步延缓居民开支及资本投资,导致楼市交易量的回升趋势终止。
市场参与者可能需要更多支撑信心的证据,为此,政府需实施激进的财政刺激和货币宽松措施,以增强市场信心,抑制通缩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