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皮”的命运
导语:游泳池内频频打破世界纪录的狂潮也许就要终止了。

经济观察报 特约作者 崔敏 如果在今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北京奥运会8金得主菲尔普斯没能再创辉煌,很多人肯定会把原因算到他吸食大麻身上。如果这样,也许冤枉了他。

2月20日,国际泳联在瑞士洛桑为高科技泳衣制定了一份新标准,游泳池内频频打破世界纪录的狂潮也许就要终止了。

根据新的标准,运动员穿着的游泳衣厚度不能超过1毫米,头部、肩膀和脚尖都不能被游泳衣所包裹。此外关于游泳衣的浮力也制订了极为严格的检测方法,并且不允许穿一套以上的游泳衣比赛。新标准将在3月的国际泳联大会上讨论通过。

国际泳联召开本次体育用品厂商大会,制定比赛用游泳衣新标准被认为是主要针对速比涛公司制造的 “鲨鱼皮”泳衣所造成的争议。因为,泳衣厚度不能超过1毫米,浮力也得符合规定,直接限制了“鲨鱼皮”泳衣中聚氨酯材料的使用;而一名运动员参加一次大赛只能穿着一套泳衣同样也是针对“鲨鱼皮”,因为一套“鲨鱼皮”只能使用6次,在一届比赛中算上预赛、半决赛、决赛,如果像菲尔普斯那样,穿着“鲨鱼皮”,还一口气连报8个项目,出场次数显然远不止六次。

在北京奥运会前后,身穿速比涛公司生产的“鲨鱼皮”四代泳衣参赛的游泳运动员们几乎打破了所有的世界纪录。这一旋风直接造成了运动员争相要求身穿这种新式泳衣,而和旧赞助商决裂的情况发生,进而影响到了几乎所有的世界级品牌。

比如美国游泳锦标赛前,就有7名耐克的签约运动员叛变,让耐克无可奈何,因为有着泳坛高科技“兴奋剂”之称的“鲨鱼皮”专利技术归属速比涛公司所有,拿不出可以和速比涛相媲美的泳衣,他们不得不让自己的签约运动员穿别人的泳衣比赛。与此相同的还有日本各大厂商,爱世科斯和迪桑特签约的北岛康介也在奥运会前叛变,宁肯背负违约金和罚款也要穿“鲨鱼皮”。中国游泳队也在距北京奥运会还不到2个月的时候抛弃耐克泳衣,选择了“鲨鱼皮”,刘子歌就是身着 “鲨鱼皮”获得的冠军。在北京奥运会上,包括菲尔普斯在内的90%的游泳运动员都身穿澳大利亚速比涛体育用品公司新研制的第四代“鲨鱼皮”泳衣参加比赛,在“水立方”刷新21项世界纪录的同时,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就是令几乎所有运动员都想穿这样的泳衣参加比赛,速比涛的泳衣大有垄断世界泳坛的趋势。

这直接得罪了耐克、阿迪两家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商。这些制造商是最慷慨的赞助商,如果这样下去势必会对国际泳联的财政造成影响。

所以在世界各大厂家的要求下,国际泳联不得不出面限制高科技泳衣的使用。

国际泳联主席穆斯塔法·拉法奥依说:“制定这样的规则是为了让各体育品牌能够保持自己的质量,对游泳运动用具的改良进行监视,而为了打破世界纪录,运动员更需要做的是去锻炼自己的身体。”

但“鲨鱼皮”生产商速比涛公司立即做出回应,该公司科研部负责人杰森·赖斯抗议道:“这项决定是不公平的,是在扼杀科研对体育的作用基础上制定的。他们显然过多地考虑了商业部分的利益。”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