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记者在位于上海闹市区之一的徐家汇看到,有一家浦发银行(600000.SH)支行的门牌醒目,蓝底白字,简洁而醒目。原来镶着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金色大字已经拆除。
浦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早在去年已经开始逐渐更换“门牌”。浦发银行在慢慢淡化上海这样的地方性的概念,因为浦发银行本来就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其在上海的贷款规模也只占到总量的20%左右。
事实上,近段时间来,浦发银行与北交所(北京产权交易所)签订并购贷款协议、与山西金融租赁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等一连串的动作上,都显现其在全国的步骤正在加快,而限制其业务发展的资本充足率问题也会通过发债或者是增发融资等方案来解决。
上海本地竞争激烈
门牌淡化“上海”的行动早已悄悄地进行。浦发银行有关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把营业网点的名字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改成“浦发银行”,从去年就已经开始。
浦发银行人士表示,浦发银行早已经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淡化“上海”的概念,既能使称谓简洁明了、容易记住,也能让浦发银行更好地显示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特色。
事实上,在银行的主要业务的贷款业务中,浦发银行的全国性的特点已经非常明显。该人士表示,浦发银行的贷款中,主要还是集中在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不过在上海的占比只在20%左右,且在逐年下降。浦发银行在上海地区,有工、农、中、建、交等几大行的“挤压”,即使招商银行(600036.SH)的票据一块也远大于浦发银行。对浦发来说,显然在全国发展的空间更大。
2 月17日 ,浦发银行、北京产权交易所与北京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三方签署了《开展商业银行并购融资合作框架协议》。有意思的是,“身在”上海的浦发银行不是先跟同在上海的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签约,而是先选择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签约共谋并购贷款。
浦发银行行长傅建华说,大型并购浪潮往往先于经济复苏而兴起,目前我国在货币、资产和资源方面价格大幅度下降,国家支持并购重组的新政策连接出台,我国的并购市场呈现出了绝佳的历史发展时期。
事实上,浦发银行自2005年起就已经作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顾问等方式,为并购融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过,虽然浦发走向并购业务的意愿强烈,但是,在上海也未能先拔头筹。3月3日,交通银行( 601328.SH )与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签署《并购贷款合同》,交行并购贷款业务正式开闸。根据交行与宝钢签订的合同,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将为宝钢集团提供7.5亿元并购贷款,以用于收购宁波钢铁有限公司56.15%的股权。而早在去年年底,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银行则已经在上海共同推出了首笔并购专项贷款。
浦发银行在上海的市场中并未占得先机。事实上,浦发银行的视野也早已不局限在上海,自去年12月份以来,浦发银行已经分别入股莱芜商业银行,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开展战略合作,与山西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开展战略合作等等。浦发银行早已经把触角伸向了上海以外。
资本充足率待解决
不过问题在于,拓展网点也好,并购贷款业务也好,都需要资本充足率作保障。
按照监管规定,商业银行要进行并购贷款业务,资本充足率应该高于10%。
截至 2008年9月30日 ,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47%,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17%。去年年底发行了82亿元的次债,补充附属资本。据浦发银行内部人士透露,其资本充足率已达到9%以上,显然还没有达到可以进行并购贷款的门槛。还有100亿的混合债券的发行没有实施,对于去年上半年就提出的不超过8亿股的融资方案仍然没有获批,因此短期内浦发银行对发债和股权融资的需求迫切。
不过,中信建投银行业分析师舍闵华认为,至于并购贷款,浦发银行刚开始真正做会很谨慎,也会有一段时间。因此,暂时的资本充足率不足问题不大。
舍闵华分析认为,虽然数据显示,今年一月的放贷量达到1.62万亿的天量,但是大多进入了政府项目,而对于资金迫切的民营企业并未有实质性的好转。因此浦发银行也会导向政府项目,以及并购贷款等。至于资本充足率的限制,他觉得问题不是太大,他预测今年一季度末,浦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望超过10%的界限。因为民生银行(600016.SH)已经获批发行混合资本债券,浦发银行不超过100亿元的混合资本债券应该也有望在一季度获批发行。退一步,即使发债不成,也可以通过多提拨备算做资本等方式提高资本充足率。
不过从长远看,浦发银行要拓展业务,向全国扩展,提高资本充足率是必需的。而由于次债和混合债只能充入到附属资本,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因此,浦发银行要做的还是提高核心资本,增发仍是重要选择。
据了解,关于不超过8亿股的增发方案,随着2008年年报即将出台,浦发银行已经更新材料,再次报送有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