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郭宏超 3月12日上午,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接受中外记者的采访时表示,我们国家坚持粮食基本自给,这是由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粮食作为一个特殊的商品的特点所决定的。
危朝安说,我们国家是一个人口大国,每年的粮食消耗在1万亿斤以上。因此,立足粮食基本自给这是我们的基本方针和国策。所谓基本自给,就是在95%以上。
在不久前的一次有关粮食安全和保护农耕地的论坛上,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表达过自己的一个观点认为,在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要素替代的机制下,在国家粮食库存和外汇收入充足的情况下,中国基本不会发生所谓的粮食安全问题。在现代中国,粮食不安全或大饥荒的事例只发生在经济不自由的计划经济时期。因此不用一心死守耕地18亿亩红线,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
危朝安表示,由于我们消费量大,我们消费的粮食,特别是口粮,主要又是大米,国际贸易总的贸易量本身就很少,如果把我们的大米消费建立在增加进口这样一个基础上,哪个市场也是受不了的,很快会把国际市场的大米价格拉高。所以我们始终坚持粮食必须坚持基本自给,立足自身,立足国内,解决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