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政策信息别打“醉拳”
导语:市场希望信息透明,更希望是准确透明,而不是混乱透明。“两会”期间部分政策信息不仅未廓清市场争议和迷雾,相反,其自相矛盾、不透明和混乱之处,让市场很受伤

好莱坞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一位白宫幕僚因为发表与总统不一致的言论,不得不辞职。

其实,不仅是电影故事,“艺术来源于生活”,类似的情况在现实中也有。最近的一次发生在日本财务大臣兼金融担当大臣中川昭一身上。

今年2月,中川在西方七国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闭幕后的记者会上被曝出“醉酒风波”,过量饮酒并打瞌睡的他在发言中称,将对亚洲开发银行提供10亿美元支援,但实际上,日本并未作过如此承诺。3天后,中川向首相麻生太郎递交辞呈,而麻生也只能接受。

这并不是对官员苛求,而是政府信誉和政策信息透明、准确的起码要求。官员执掌核心信息,胡乱表态导致市场混乱,说轻了是不负责任,说重了是祸害公众,不辞职怎能过关。

刚闭幕的“两会”像往年一样,给了投资者“爆炸式”的言论和高密集的信息,但这些信息留给投资者印象最深的,并非是廓清了当前市场存在的争议和讨论热点背后的迷雾,相反,很多信息有“中川醉酒”的味道,其自相矛盾、不透明、混乱之处,让市场十分受伤。

当然,我们的部委高官,并没人因此辞职,似乎市场受伤与他们无关。

信息自相矛盾伤及市场

“两会”期间,各部委的声音似连环炮扑面而来,但对股票市场最热切盼望的政策推进,几乎没有实质性的结论,而且但凡涉及市场的内容,往往会出现前后矛盾。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向记者表示“印花税还有下调空间”,而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立刻表态“印花税已没有继续下调空间”。

同样,在涉及股票市场的另一项税收政策——红利税上也有相似混乱。有意“维稳”市场的人士在“两会”期间呼吁取消红利税,但廖晓军对此却笑而不答。而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一语道破天机:目前各方意见并不统一,还需广泛达成共识后才能施行。

此外,与股票市场不直接相关,却也有紧密联系的信息矛盾还有利率政策和个税政策。具体表现为一边有央行人士说降息还有空间,近期可能实施;另一边立刻有其同事予以否认。

在个人所得税政策上,自相矛盾更是暴露无遗。先是财政部官员说,未来几年无上调个税征收门槛的可能,此言一出让准备在“两会”期间对此热议的代表、委员们立刻哗然——“我们还没议呢,怎么结论就先出来了。”

随即而来的是财政部其他官员出来“辟谣”,称“暂不考虑提高个税起征点”的消息纯属误会,个税起征点是否调整,将会征求代表、委员的意见,并召开听证会。此外,在发改委制订、草拟中的一些密切影响A股市场板块走势的产业政策,前后矛盾、捉襟见肘之处也比比皆是。

混乱和自相矛盾的信息给市场带来两层含义的影响。一是信息本身伤害市场;二是眼看着有利好因素却兑现无望,利空因素却能站住脚,这也成为A股近期下行的部分原因。

我们都知道,若是上市公司高管胡言乱语,引起公司股价大起大落,会给其自身带来操纵股价的嫌疑及误导市场的“罪状”。从这看来,市场决策者在确定性信息的传递方面,无疑至关重要。

我们也注意到,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意强调,要维护股票市场稳定,但部分官员自相矛盾的信息引发的市场混乱,可不是在落实总理的要求,难怪网上有投资者直言“不让利于民的事情怎么就说得这么利索”。

呼唤确定性信息

除去自相矛盾,今年“两会”留给投资者的恐怕还有信息含糊。

比如,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欧阳泽华表示,目前对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的修改工作已基本结束,包括技术准备、市场宣传和投资者教育工作现在也已经基本准备就绪。

类似用“基本”两字的描述,在其他官员的表态中还有太多太多。

“基本”二字是什么意思?“基本”到底意味着相关事情准备到什么程度?“基本”之外,还有些非“基本”的东西又是什么?

欧阳泽华还透露,目前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管理层继续保持密切的关注,未来在经济金融形势较稳定的背景下,再择机推出创业板。这让很多市场人士又新生担忧。


3月11日,参加几位金融界政协委员聚会时,有委员向本报解读说,难道这暗示目前经济金融形势不稳定?但从各部委向市场释放的信号看,无一家有“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不稳”的表态。

上述疑问背后暗藏的信息我们无从知晓。而因为不知道,我们更无从获悉与资本市场建设或发展相关的事宜还要花多少时间、需要什么条件才能付诸实施,这也让有关内容,如创业板、新股发行制度改革、IPO重启、融资融券、股指期货、减税等一系列投资者至为关心的资本市场话题,在经历了“两会”舆论的“炮轰”后,仍如巫山云雾般不可捉摸。

其实,市场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渴求很简单,最直接的莫过于期待具体的时间表。为何市场对官员、管理层做的事情总是期待时间表?

在我们看来,希望有时间表,并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希望能进一步确定市场的预期。

当前繁杂的信息不仅没让相关事物变得确定,反而让什么事情都具有不确定性。

做投资的人都知道,股票投资是一种预期性投资,如果投资过程中发现未来并不确定,很多人会选择用脚投票。因此,正是因为当前的不确定性,市场才希望管理层能提供确定性的信息,否则可能伤及投资者的信心。

信息透明究竟意味什么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两会”期间的言论发布有其自身特色。发言人要么是代表,要么是委员,在参政议政的过程中进行发言,能给市场提供更多信息参考。

但不可忽视的是,他们的身份同时又是行政部门首长、封疆大吏,其一言一行对所管辖的部门、地区的政策导向影响极为直接。

我们十分遗憾地看到,一些发言人对自己的不同身份似乎区别不清。对因不同身份发表的言论导致不同的后果,很多官员也并未意识到。甚至不少官员对自己的言行后果自己就非常混乱。

不过,造成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并非只是发言人本身,里面也有媒体的责任。比如对尚福林的报道究竟是以代表身份来说,还是以主席身份来说,媒体应予以区分。

我们期待涉及资本市场方方面面的官员、决策者今后在发布信息时,不再出现上述问题。同时也希望官员和关键决策者不要成为市场信息透明的破坏者。

信息透明的含义首先是“透”,有通透、开放之义;“明”则有清楚、准确的意思。管理层说话、表态只能说明“透”,但如果说得不清楚,让信息混沌,就不能达到“明”的目的。

我们不希望看到管理层因想要传递某种信息,却造成市场混乱的局面出现。市场希望信息透明,但更希望是准确透明,而不是混乱透明。

当前拿不准的事情可以不说;内部还有争论,先让内部争论清楚了再说。否则,将不成熟的言论抛向市场,对市场的破坏力将十分巨大,对有关官员脸面的伤害也一点不小。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