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盈利疑点:分拆入袋百亿
导语:可从与大摩嘚分拆交易中获得近100亿美元嘚直接收益,这会在短时间内改善自身财务状况

《投资者报》特约撰稿人:蒋泽中

3月9日,花旗集团(Citigroup)首席执行官维克拉姆·潘迪特(Vikram Pandit)在向员工发送的备忘录中披露,花旗今年前两个月营业收入为190亿美元,营业利润109亿美元。这也是花旗集团连续5个季度报亏后首次宣布盈利。

受此消息影响,次日纽约股市三大指数涨幅全部超过5%。但在前15个月巨亏375亿美元,股价下跌超过九成的事实面前以及国有化背景下,花旗此次盈利的原因和动因都值得推敲。

早在今年1月16日,花旗集团宣布将通过资产重组把集团分拆为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控股(Citi Holdings)两家公司。至此,花旗10年前所组建的“金融超市”宣告解体,企业分拆成为现实。

“金融超市”大旗倒下

截至目前,花旗集团的分拆重组行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将现有资产根据业务种类划分为两部分,花旗公司将专注于传统银行业务,花旗控股将持有公司风险较高的资产;二是分离旗下“美邦”证券业务,与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合并为新的“摩根士丹利美邦”证券公司。

这一重组计划充分体现了花旗发展战略调整的意图。花旗公司将持有集团1.95万亿美元总资产中的约1.1万亿美元资产,业务包括商业银行业务、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及全球交易业务等,由潘迪特亲自领导。潘迪特称,花旗公司的未来发展目标是贡献集团盈利的80%左右。

花旗控股除了持有集团剩余的约8500亿美元资产外,还将掌控摩根士丹利美邦公司49%的花旗集团股份。在8500亿美元资产中,约3000亿美元为抵押贷款等风险资产。

从重组方案可以看出,花旗分拆的战略诉求有三点:首先,将自有低风险、收益稳定的业务分离出来独立发展,确立公司未来业务发展重心,集中企业优势力量发展传统商业银行业务。

其次,集团管理运营更加有针对性,把具有危机处理经验的工作人员组建为团队作为花旗控股的经理层,以控制其高风险资产部分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从而给整个集团的经营风险控制带来积极影响。

最后,财务方面奉守谨慎原则,管理层对于财务风险的监管清晰明确,以便投资者能够清楚公司的经营状况,建立投资花旗未来的信心。

花旗集团至今已存在约200年,其间经多次更名和合并,1998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成立了花旗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综合金融集团。

在过去10年里,花旗集团的股票价格、盈利能力和收入年增长曾经达到两位数字,且盈利增长高于收入增长。

在亚洲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花旗集团仍然逆势实现盈利增长。如果没有本次金融危机,这艘金融航母可能会依旧高举“金融超市”的大旗而高歌猛进。

3月5日,花旗股价一度跌破1美元,至每股0.97美元,这是其1986年上市以来首次跌破1美元,并创下花旗集团成立以来的最低水平。


2006年,花旗股价曾达到每股55.7美元,公司市值达到2772亿美元。仅仅两年多的时间,按照3月5日每股1.02美元收盘价计算,花旗市值只剩55.96亿美元,市值缩水幅度达到98%。

由于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和其他信贷市场投资巨大,花旗集团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有分析人士认为,花旗长期以来存在的各部门、各业务之间条块分割严重、运转效益不佳的问题,是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很多股东在美国经济衰退开始前就抱怨花旗集团规模过大,导致其发展慢于竞争对手。因此,花旗内部关于分拆的呼声逐渐高涨。

2008年11月,潘迪特曾经一边向员工允诺不会分拆公司,一边向美国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紧急求助。

目前,美国政府已三次为花旗注资450亿美元。今年2月底,美国政府与花旗集团达成股权转换协议,政府在花旗集团中的股权比例将升至36%,变成花旗最大股东。

但花旗的经营仍没有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随着经济和信贷气候不断恶化,面对经营前景的不确定,加上来自公司大股东、战略投资者等多方面压力,结合一段时间以来各方对花旗运营模式和管理效率方面的质疑,花旗管理层不得不改变以往的态度,推动集团在资产规模控制和资源组合效率方面有所改变。从长期生存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分拆已经成为其痛苦而必须的选择。

花旗救命稻草,中资银行尴尬

企业重组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加速企业总体规模扩大,主要通过收购和兼并实现资产或市场的低成本扩张;二是促使企业总体规模收缩,主要通过资产剥离实现在资产总量上的减少。

其中,企业资产剥离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出售,即出售部分资产以回收现金;另一种就是分拆,即将一个较具规模的企业拆分为两个以上的企业,以此解决企业规模过大、运营不灵活、经营效率不高的问题。

企业分拆的目的通常在于资源配置的优化。此次分拆,花旗集团的股本总量基本变化不大。分拆出去的新公司立足引入新的股东,形成新资产,重组中引入摩根士丹利这一战略投资者,争取使其股权结构和资源组合状况发生显著的良好变化。

其次,分拆往往会给母公司带来一定比例的超额收益,可以提高其投资价值。据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分拆可给母公司带来平均2~3个百分点的超额收益。据估计,花旗集团可从此次与摩根士丹利的交易中获得约58亿美元的税后收益,加上摩根集团直接支付的27亿美元,以及约11亿美元的成本节约,这项决策带来的直接收益,可以帮助花旗在短时间内改善其自身财务状况。

花旗集团金融控股、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一度成为引导美国改革原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的标志。此次分拆实际宣布了其力主的“金融超市”模式已然失败。

事实上,自花旗“金融超市”模式诞生和1999年美国“金融现代化法案”推出后,混业经营思路对国内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本世纪初期,笔者曾指出,鉴于国内对于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和制度设计仍然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经验的欠缺,混业经营宜缓行。

但有关部门一直在加快推进金融机构向混业经营方向发展。据观察,目前国内至少有中信、光大、平安等大型金融企业追随花旗集团的混业经营模式,一些尝试股份制改革的金融企业如工行、建行等还在向这个方向积极靠拢,尽管至今尚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证明已经获得预期的“协同效应”。

花旗分拆留给国内的思考是,曾经蹒跚学步于美国模式的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