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南京!南京!》
导语:高圆圆无法拍摄被强奸的片段,她的举动为我们在电影中留下了仅存的一点美好。

经济观察网 焦建/文 任何一个导演用任何一个角度来拍,《南京!南京!》都不可能没有争议,因为它实在是牵动了所有与之有关联的人最敏感的神经。一部电影不可能具备“上帝的视角”来进行拍摄,它只能反映一种视角。影像的一览无遗是一种暴力的意义就在于,它使得一切都变得赤裸裸。在原本尘封的血腥再次被黑白的胶片呈现出来之后,一股鲜红的血腥透过,阴森森进入所有的观看者心中。

《南京!南京!》是一部有立场的电影。陆川选择了他的立场来拍这样一部电影,他应该回答的一个问题,他应该为这种举动找到的一个厚实的基础来支撑:客观性,反映日本人也具备的痛苦,这一切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一个什么样的目的?

即便是陆川再怎么希望选择客观再怎么希望强加给它独立的视角,它依然会强迫着人们进行立场的选择。只能使人暗哑无声的事实背后,在已经没有人性的南京城,再谈人性又有多么大的意义?作为事后的反思永远都只是一种对事实的无力依附,或者说这种反思永远都是一种不可能。我们谅解被迫的精神,我们谅解可能的无知与冲动。但是这种个人意义上的人性的扭曲,和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的被屠杀比较起来,如果可比的话,那么所有的人都要自己回答这个问题:究竟南京屠城的事实背后,更应该关照和悲悯的,是一群作为“扭曲的人性之才”的日本兵,还是一个个具体的被杀的生灵?

高圆圆无法拍摄被强奸的片段,她的举动为我们在电影中留下了仅存的一点美好。在一部四处是杀戮结束后的尸体四处是被强奸的妇女四处是麻木的人电影里面,在一部无法用任何色彩表现只能用黑白呈现的电影中,姜淑云的坚持和柔弱,是一个鲜艳的颜色,鲜亮无比。她以最后的坚持,成为了“中国不会亡”的注释。

种种历史都是很容易被遗忘的——有时候,人们根本对它从来就没有产生过印象,因此连遗忘都谈不上。就在这段历史逐渐的被亲历者带入另一个世界,更多的人根本就没有印象的时候,一种赤裸的现实影像出现了。它是一种铭记,一种提醒,一种冰冷至寒的体温。它或许也会再次被后来的人遗忘,但它至少会影响这一代对它有印象的人。

无论怎么来做这道拍摄的选择题,《南京!南京!》都不可避免的会引起更多的民族主义情绪。中日之间的矛盾现在仍重重,而这部电影中的细节或许会成为火上浇油。或许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民族主义情绪肯定会寻找渠道进行发泄。从追索公正的角度来看,人们之所以会采用安静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不让仇恨成为一种左右他行为的举止,是因为人们会相信,在他之外拥有更大的体制性因素会帮助他进行“复仇”——虽然它被称之为是惩罚,但在这些人眼中,这也就是一种复仇了。现在最大的隐患是,我们希望避免这种过激的情绪,希望双方都实现理性、客观的对待历史,但历史本身依然在存在着。在中国个人的对日索赔依然遥遥无期,在日本人作为一个整体根本就没有拿出对这段事实的悔过的情绪的今天,中国人相信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自然很容易成为一种激烈的情绪。

结束种族隔离的南非在解决屠杀历史问题的时候,南非大主教图图说,“我们可以放下,但不可以遗忘”。只有建立在彻底悔罪的前提之下,和解才变得有可能。同样的逻辑或许也适用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选择对过去不进行追溯复仇,但不能够成为惨痛被遗忘的理由。

任何的文字本身都无从形容这部电影。不管它是一部以什么角度被拍成什么样子的电影,都应该获得致敬。致敬,伟大的《南京!南京!》。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