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K2009:等待、观望、反思
导语:“观望”和“等待”成为了画廊在描述眼下经营状况时最常使用的词汇。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郭娟 在全球经济危机刚刚显出端倪时,艺术市场的反应还是等待和猜测,谁也不能妄下断言这个市场的走向将会如何,艺术市场将受到经济危机多大程度的波及,尤其是在亚洲,在持续几年的市场过热后是否会急转直下。不过很快,作为第一个明确的信号,2008年苏富比秋拍的结果就证实了画廊从业者的担心。2008年,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以851.3万美元的成交总额收场,这是苏富比从2006年春季开始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成绩最差的一次,也是成交率最低的一次,211件作品上拍,137件成交,成交率为64.9%。

2009年4月,苏富比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整场拍卖总成交价为6643.4万港元,约合850万美元。74%的拍品成功拍出,57%的价格高出了原来的估价。这次在香港进行的春拍是苏富比首次将纽约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与香港亚洲当代艺术专场进行合并,不过成交量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增长。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我们目睹了亚洲艺术品交易的快速增长,是否是种虚幻的“泡沫”现象?在与行业内的从业者交谈中常常提及这样的问题。而在北京,在上海,艺术博览会也已经不再是新鲜话题,如果只是众多画廊的集体出现,已经不能再让人为之兴奋,如何积极地寻找到自己的特性,博览会需要确定自己的方式。

在这样的状况下,第二届的香港国际艺术展(ArtHK2009)将于5月14日至17日举行。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似乎仅仅是能够举行就具有了一定的意义。而亚洲的吸引力也并未削弱,甚至在西方深受经济危机影响下显得更具吸引力。不少西方画廊选择进入亚洲,给自己开拓新的市场。

画廊生态

“观望”和“等待”成为了画廊在描述眼下经营状况时最常使用的词汇,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得艺术市场受到冲击已经不再像最初时是种 “预计”,画廊切实地感受到了市场的紧缩。“观望”和“等待”不是主动的选择,牵引艺术品交易的藏家的心态决定了现在的状况。

作为一家本地画廊,汉雅轩的张颂仁说他不期待会在博览会上达到多大的成交量,现在的交易状况普遍低迷,藏家的信心不足,画廊所能做的就是等。他的画廊空间里正在展出小型展览《法外书写》——在公共空间内被展示的书写,强调非“正规”的书法以突出主题。张颂仁说自己一向是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人的身份确认感兴趣,他作为策展人之一参与了2008年的广州美术三年展,讨论“后殖民”的话题。“市场不好,自己倒正有时间可以做一些感兴趣的小展览。”不过他还是参加了ArtHK,虽然对交易量不抱很高的期望,“不缺席”也成为了画廊的一种选择。

作为亚洲最为活跃和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其实在2008年的首届ArtHK之前,香港并没有一个大型的国际艺术博览会。金融中心、港口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制度,艺术品交易的免税政策,重要拍卖行的在场,这些条件都让香港具备了成为亚洲艺术交易中心的可能性。而从拍卖行的成交量来看,香港也是继纽约和伦敦后全球第三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

ArtHK并非本土产物,它的工作团队来自英国。“香港是一个让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人感到舒服的地方,由于它和西方、和英国那段共同的历史经历。它是一个很典型的亚洲城市,但是也非常的国际化。”ArtHK的艺术总监MagnusRenfrew说。这让人联想到已经进行到第三届的迪拜艺术博览会。经济的发展,当地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各种博物馆、艺术区的修建,都使得艺术博览会的出现变成一种需要。不过两者间也存在着不同,相比起迪拜政府积极的推进,香港政府似乎还没有同文化艺术界建立起足够的信任。

“其实我们的想法并不是在香港做一个只关注亚洲艺术的博览会,而是认为这里需要一个国际化的艺术博览会。”MagnusRenfrew说。

在 2008年 , 高 古 轩 画 廊(GagosianGallery)在中国的工作团队从上海搬到了香港;来自纽约的Sun-daramTagore画廊也在香港开幕。在纽约、伦敦之后,亚洲也成为西方画廊需要去培养的市场。“的确是会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可避免。对于藏家来说,也正是一个可以冷静思考的阶段。我的工作就是在亚洲跟我们的藏家建立关系,把值得收藏的作品推荐给他们。”高古轩画廊的NickSimunovic说,他们正在寻找合适的画廊空间。而内地的画廊,如Boers-Li画廊也第一次参加ArtHK,带去了仇晓飞、宋琨、梁远苇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香港作为和更多国际藏家接触的平台的作用更加明确。

“新画廊,新艺术家”,这是ArtHK今年所特别强调的。在名为“艺术世界之未来”的展览板块内,为了吸引新画廊和展示更加具有实验性的项目,ArtHK为历史在5年之内的新一代画廊提供了一个平台。“这些新的画廊可能在经济上面不是特别有资本,但是我们觉得有必要去鼓励和支持他们,也通过年轻一代的艺术家的创作去寻找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东西。”MagnusRenfrew说。参展的画廊来自世界各地,画廊可以选择展出一到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录像、摄影、绘画和装置等形式。“新的画廊和艺术家需要这样的展示机会,而对于博览会来说,同这些画廊和艺术家建立起关系也十分必要,这是我们想要去推动的一个方向。”而这些不甚昂贵的作品也为新买家们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投资机会。“艺术世界之未来”项目由ArtHK和 《南华早报》(SouthChinaMorningPost)合作,其中包括一个四人组成的评审团对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进行评定,被选中的年轻艺术家将有机会为 《南华早报》的SundayPostMagazine杂志设计封面。

在“特别展览及节目”中,除了“艺术世界之未来”,同亚洲艺术文献库(AsianArtArchives)合作的《后室谈》(BackroomConversation)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议题包括从反思中国当代艺术到亚洲大型博物馆的兴建,再到亚洲,尤其是香港十分典型的艺术和设计的跨界问题的探讨。在作为艺术博览会基本功能的交易之外,对于这些严肃话题的讨论,也似乎正在表明着一种态度——在市场的过热化休止时,回归到对艺术品本身价值的讨论和对于教育、批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回答“谈论艺术时我们究竟谈论什么”的问题。


学术讨论和公共资源

像香港这样一个城市是不是有必要建立起自己的博物馆,形成自己整体的艺术规划?或者换句话说,在一个显然以交易为长项的地方,这个城市是否也应该相应地成为自发的、植根于本土的艺术中心?“当然,这是必须的。虽然香港可能不像北京那样是一个艺术家如此活跃的中心,但作为我自己来讲,我不想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化和艺术的城市。”亚洲艺术文献库的总监及创办人徐文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