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适度宽松强调可持续性
导语:

目前,当各项经济指标趋于稳定之后,货币政策可能需要真正转向适度宽松,转向追求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避免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防止可能对经济体系带来的冲击,以及可能对银行业未来经营带来的压力。

与发达国家去杠杆化导致信贷市场冻结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在高储蓄率支持下的再杠杆化过程,成为中国应对危机中的一个显著亮点。从2008年11月份开始,中国启动高速信贷投放,在2009年3月份达到月份投放的历史高点,下一步的走向十分值得关注。

一个基本的判断是,2008年11月份以来的高速信贷投放,具有典型的危机应对特征,是决策者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前所采取的应急决策,是有其现实合理性的。不过,在宏观金融形势逐步稳定之后,这种典型的带有危机应急特征的政策导向,可能有必要转向追求一个可持续的信贷增长。或者说,2009年1~3月份的信贷投放并不能归结为是适度宽松,而可以归结为是为了应对危机的过于宽松。目前,当各项经济指标趋于稳定之后,货币政策可能需要真正转向适度宽松,转向追求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避免信贷投放的大起大落,防止可能对经济体系带来的冲击,以及对银行业未来经营带来的压力。

如果按照1~3月份的信贷增长速度推算,今年全年的信贷投放可能超过8万亿元。这种信贷过于宽松的增长有助于打消通货紧缩的预期,稳定市场的恐慌,但是这些政策目标逐步达到之后,如果还继续保持过于宽松的应急型政策导向,可能带来以下几个负面影响:

一、从微观层面,银行信贷增长超过20%,往往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所难以支持的;

二、从中国社会资本形成速度等考察,过快的信贷增长可能会使企业很快面临资本金约束;

三、信贷在2009年的过快增长必然伴随着未来信贷增速短期内的明显回落,由此推动经济明显回落;

四、信贷的过快增长如果继续单兵突进,在社会投资没有实质启动时,必然导致资产市场的局部泡沫,对经济复苏不利。
因此,目前货币政策可能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真正回到此前所确定的“适度宽松”,强调信贷增长的平稳和可持续性。这不能简单理解为对资本市场的利空或者利多,适度宽松的、可持续的信贷投放,有助于推动一个平稳推进的经济复苏进程,对整个资本市场以及整个经济的运行是有积极意义的。目前看来,全年信贷投放在余下来的几个月中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使全年保持在6~7万亿元的信贷投放以及在月度之间的平稳分布,避免大起大落,是有可能的。

从微观角度考察,2009年1~3月份的高速信贷投放有一些特定的原因:

一、银行的利差缩小,需要通过增加信贷投放的方法来缓解利差缩小对利润率的影响,而信贷规模的取消和银行体系积累的充足流动性,为这种高速的信贷投放提供了可能;

二、以中央及时推出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为标志,许多以前没有被批准的项目,以及需要更长时间被批准的项目,现在以更快的速度得到批准,从而带动了信贷的快速投放;

三、从调研中了解到,一些银行担心在2009年后半年,可能会出台对信贷的控制政策,所以倾向于提前发放信贷把银行贷款规模作大;

四、票据贴现在信贷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中存在的虚增成分可能夸大了信贷的投放增长水平。

2009年以来的高速增长,以及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2009年中的投放部分,加上接近尾声的企业库存调整进程,已经使中国经济呈现企稳迹象,并可能从二季度开始步入复苏之途。迅速增长的信贷,以及迅速上升的企业存款,预示着接下来的总需求可能会出现较为强劲的复苏。由于2008年二三季度的基数较高,同比的数据则不一定会出现显著的上升,但是实际上季度环比数据更能够看到宏观政策所产生的效果。虽然一季度的同比增长并不高,但是环比已经超过7%,目前看二季度的环比增长可能达到10%,同比大概也就是7%左右。

在这样的条件下,应当有条件使信贷投放真正回到适度宽松的基调,以此推动中国经济以平稳的、可持续的步伐复苏,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