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To be or not to be
导语:生存或者灭亡,哈姆雷特比姚明幸运,因为姚明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经济观察网  体评人 朱冲 莎士比亚通过哈姆雷特的嘴,说“生存,或者灭亡(To be or not to be)”。哈姆雷特比姚明幸运。

生存,或者灭亡,听起来是个生死抉择的命题,但你终究还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选择的机会在自己,这就是幸运,因为姚明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没有选择的选择

继续保守治疗还是做手术?这不是选择。往骨头里再打三根钉子,还是把左脚的骨头重新整一遍?这更不是选择。所有这些都是结果,骨头上一道细缝未能愈合的结果。

在姚明的职业生涯中,姚明遇到过很多岔口,在每一个岔口面前,他都做过选择。CBA总决赛,赢了就可以去NBA,输了不知道,他选择了赢。奥运会对塞黑,赢了进前八,输了什么都不是,他和中国队选择了赢。比赛场上的选择很简单,赢或输,做运动员,只有选择赢,没有人选择输,区别在于赢的决心。

面对骨头上的细缝,姚明也有过机会选择。一年前同样是左脚,同样是骨裂,姚明选择了手术。这样的选择不用考虑,因为只有手术才能保证如期参加在祖国举办的奥运会。在某些美国人的眼里,这是一次错误的选择,他本来可以打完那个赛季,然后静养,放弃奥运会,接着健康地打下一个赛季。但他们不是姚明,也不是中国人,所以无法理解。

这样看来,姚明自从开始打篮球,除了叶莉,就没有过什么选择的机会。他所有的选择看起来都像哈姆雷特嘴里的“To be,or not to be”,但只有“To be”一条路。他的每一次选择都像是个人行为,但其实最终都是集体行为,你不可能违背集体的意志。这个集体,小至上海,大至国家和民族。

惟一一次自己的选择

只有这一次,既没有上海队,也没有奥运会,只有他自己。偏偏轮到他自己,职业命运到一个岔口,看似你可以选择一次手术,或者不手术,关乎尽快复出或者就此报废,但恰恰这一次,这第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选择反而无从选择,因为选择的机会不在他自己,而在那些看不见的骨细胞。

一个高达2米26的巨人,受制于微如纳米的骨细胞,这是命运的报复。在他左脚不大的骨头上,其实早已密布裂纹,只不过去年那个更明显,今年这个最明显。哪一道细纹会爆开,取决于一次偶然的用力,但其中肯定有一道裂纹会爆开,这是必然的结果。以他这样的身高,想在NBA立足并且有所成就,必然增大体重,增大体重的结果就是双脚超负荷受重。姚明的成功,不在于有没有总冠军,他早就成功了,但成功的代价是双脚的伤病,姚明绕不开这个怪圈。

这是姚明命运的怪圈。从他准备离开上海开始,他好像是在进行一场个人奋斗,其实都在为一个更大的集体在战斗。最后,上海队的命运与他无关,奥运会已经烟花散尽,他终于在29岁的年纪有了一次选择的机会,留在休斯敦,或者像众人期盼的那样和詹姆斯联手,甚至在姚麦之争中占尽上风。可是这样的机会还有一年才到来,所有人谈论的和姚明能够扬眉吐气的机会,在一年以后。骨细胞和姚明开了一个大玩笑,它们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不动声色,像提前放了假的姚明一样安之若素。

火箭队获知骨细胞“懒惰”的消息,早在一周之前。但火箭是一支没有纪律的队伍,比如姚麦之争可以通过中文让每一个中国球迷提前知道,比如麦迪可以通过网站而不是火箭官方宣布做手术的决定,再比如这次,克兰顿博士再次绕开火箭队提前公布姚明骨裂不愈的消息。火箭队又一次陷入尴尬局面,他们本可以悄悄地低价签下阿泰斯特和戈塔特,却一夜之间成为经纪人们眼中的“唐僧肉”。不过,火箭永远比姚明更幸运,他们至少还有选择的机会,选择阿泰斯特和戈塔特,或者谁也不选择,选择补救或者摆烂,选择“To be”或者“Not to be”。

姚明辗转于休斯敦、达勒姆和华盛顿之间,寻找一次机会。这不是选择的机会,而是听到好消息的机会,希望有医生告诉他这是误诊,至少是一个积极的建议。姚明从最有利的选择处境,变为毫无选择,因为他的合同只剩两年。他必须在下一年的有效期内——最晚在全明星赛后——上场比赛,证明自己毫无问题,才能获得2010年选择的机会。

而这样的机会,和他左脚骨头上的裂纹一样细微。左脚的命运,不在姚明手里,而在那些不听话的骨细胞手里。

左脚的命运,还是命运的左脚?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