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il:漫长的Beta版
导语:有一种观点是,beta文化已经在web应用中发展出来,例如beta可以被认为是“富于争议”的意思。

 

提要       77日,Google在官方博客中称:将移除GmailCalendarGoogle DocsGoogle Talk四项服务的“Beta”标签。其中,Gmailbeta版标志,已经存在了五年。“这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玩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焦建 2004年愚人节,作为Google 20%兴趣时间的产物,Gmail的出现,一上来就提供了惊人的1GB免费空间——被邮箱收费搞得焦头烂额的很多人一度认为:这只不过是个愚人节玩笑。

虽然在2007年2月之前必须通过邀请才能获得,但是Gmail依然仍凭借方便快捷的管理方式和层出不穷的新鲜创意,吸引了大量用户——Gmail如今已经上亿。而它的免费存储空间,也已增至7.2GB。

不过,在长达五年多的时间,Gmail徽标角落里,就一直在挂着Beta(测试第二版)字样——这使它成为备受争议的众矢之的。已经测试5年,“这俨然已经成了一个玩笑。”

“去掉beta,意味着Google将对它的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一个技术人员说。

Google的主意

众所周知,谷歌的许多产品都长期处于“Beta”状态,谷歌对此的解释是,这些产品需要不断完善和升级。而一些人认为,当开放Gmail公开注册后,就应该让它脱离beta状态了。还有一种近似于笑话的观点认为:应当在在Gmail中集成了“1聊天,2新的反垃圾邮件技术,3对53种语言的 支持,4提供移动应用,5群聊,6iPhone专用UI,7休假自动回复,8Gmail实验室,9视频聊天,10开放如POP、自动转发、IMAP和通讯 簿等API,11重新设计的Javascripts代码,12一些针对大型企业、大学、一些组织(包括Google自己)的关键性应用后,Gmail才可以 Beta状态”。更有一些人觉得——Gmail是在等着开始另一个秘密计划。

最终的结果是:从本周二开始,Gmail的beta版将成为历史。不仅仅是Gmail,包括所有的Google Apps应用,包括Gmail、Calendar、Docs、Talk,都同时甩掉了Beta的帽子。Google的官方博客表示:“我们一直努力满足完成产品测试所需要的高标准,如今Google Apps里的所有程序都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准。”

实事求是的说:对于数以千万计的Gmail用户来说,这种名称上的改变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实质性变化,去掉beta这四个字母意义不大。但是,更关键的是——Google可以籍此让企业客户相信:Google Apps都是成熟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这将帮助Google获得应用服务的付费版本,包括gmail、calendar、docs和其他在大公司中应用的软件。公司技术经理们倾向于向beta版本的产品说不,而谷歌希望能够避免这样的困难。

 “对于商业顾客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及服务成熟性的标志,” Google企业部门产品经理马休?格罗兹巴赫说。“我的一个CIO(信息官)告诉我,他们根本不会考虑一个带着‘beta’标志的产品。”“我们经常被问道‘为什么如此多的产品总是处于Beta状态’,现在我们意识到,这让一些用户感到迷惑,尤其是对‘Beta’持传统定义的用户。” ——而即便是Google的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都曾经承认:连续数年不断的beta版本标志是“随意的”。

“现在是时候谈到这个问题,并且让产品不再beta了。” 格罗兹巴赫说。

谷歌尝试着在主要的商业软件公司那里抢到市场份额的努力,现在依然只处于萌芽状态。格罗兹巴赫说,Google的各种应用们正在被数以百万计的商业用户所使用——虽然这中间很多都是微型的个人公司而已。他也的确承认,当跟占据市场主流地位的微软进行比较的时候,Google并没有占据一个“可观的份额”。他用来形容Google市场份额的的词汇是——“零星”。

但是,“我们是飞速发展的小零星。”他说。

Beta的意义

在软件业,一个产品正处在beta版的状态,就意味着它依然正在测试之中。Beta版本,就如同一个三明治一般,处于最初的“alpha”版本和最终的“发布”版本之间。它的时间大约延续数周或者数月。但是gmail的beta期则不同。它2004年4月1日公布,即便是已经拥有数以千万级的用户之后,依然还是“beta”版。

Beta版意味着跟最终版本比较起来更加幼稚。但是这些都不适用于gmail。这个标志只不过是一个信号,Google告诉它的用户们:gmail依然在研究怎么进行服务,而且还在不断的增添新的功能。

在Google内部,并不是只有gmail拥有长长的beta版本历史。Google几乎有一半的产品都正处于或曾经长时间处于beta版本状态,包括Google docs和Google金融。从2002年4月出现直到2006年1月份,Google新闻一直处于beta版本。Google决定采用产品的beta版,而不是像大家已经熟悉的那套系统一样,将产品的软件不断的升级——从1.0到2.0等等。这种区别,对于那些熟悉了购买CD-ROM软件或者下载软件到硬盘的技术们用户来说更加有价值。Google认为beta版本能够更好的传递“持续不断的功能加强”的意义。

有一种观点是,beta文化已经在web应用中发展出来,例如beta可以被认为是“富于争议”(debatable)的意思。与传统中那些打包发布、毫无新意的软件发布模式相比,Gmail或许已经变成了一种持续改进的快速开发周期模式——当然,gmail的beta版时代结束,并不意味着它功能更新的结束。

而长时间的beta阶段,其实也不是Google一家所有。2004年2月份,flicker开始beta版本。而即便是在2005年被雅虎收购之后,beta版本的标志还一直存在。接着,在2006年,flicker升级了它的beta——成为“gamma(希腊字母的第三个)”——是个会心的笑话,意味着服务将永远处在变化之中。

一篇ZDNet发表在2005年的的文章就曾经呼吁——Google和flicker应该延长这一标志的使用期,还称:这样的做法将能够模糊产品的“黄金期及半衰期的时间”。软件开源提倡者Tim O'Reilly认为,永久的采用beta这个标示是一种信号:它标志着开源的开发过程,而用户们被“当做联合开发者一样对待”。

而“经过5年的Beta过程,你可能已经习惯了每天在使用Gmail的时候看到那个灰灰的Beta标记,这如何是好?别担心,我们已经在Gmail实验室中开发了一个让人激动的实验品:Back to Beta功能,这将使你的Gmail图标上继续保留着Beta标记,直到永远。”Google研发人员的一篇文章写到。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