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镜头记忆
导语:跟随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建国到现在60年来的巨大变化。

经济观察报 杜伟/文 著名摄影师DianeArbus说过一句名言:“我真的相信有些东西如果我不拍下来就没人

会看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摄影可以跟绘画、音乐、建筑以及文学等很多其他的艺术比肩,它可以是怪诞的、荒谬的,以嬉笑怒骂各种姿态示人。可是如果作为一种记录,摄影又是极为严肃的,甚至比历史来得更加真实、震撼。

作为摄影爱好者,笔者经常会翻看各种各样的老照片,在网上、在各种摄影画册中、在朋友家的相册簿里……在印证摄影器材发展变化的同时,照片的内容也印证了时代的变迁。当一个古稀老人翻看他年轻时候的照片时,他一定深信,若不是这些留影,他早已经忘却了他过去的模样。而跟随这些老照片,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国家从建国到现在60年来的巨大变化。

解放初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解放初期的照片,基本上都是黑白的。有人用热烈、激情等词语来形容那个年代,反映在照片上就是,我们看到的都是高兴的事儿。男士中山装风靡一时,而女士服装也以简单、朴素为主,齐耳短发,俗称“五号头”,或是羊角辫,头发只留到耳朵,然后在头顶一侧扎一个小辫。有的在头上包上围巾,这时候人们脸上永远洋溢着标志性的笑容:士兵在战车前微笑,工人在机器前微笑,农民在田野上微笑……而在这个时期表现这种感情的照片也尤其多,各行各业热火朝天,一切欣欣向荣。

在这个时代,“照相”还只是少数人可以接触到的,而对于摄影从业者,那更是一种特殊的身份,除了大城市的照相馆,更多的照片,是记者或者一类叫做“摄影员”的人拍摄,也正因为此,我们已经没法从照片中窥视那个时代的各个角落。但我们却没办法回避那些老照片带给我们的真实,尽管城市如此破旧,尽管多数地方仍然是马车牛车在街上飞驰,尽管照片上的人们服装单调,妆容也粗糙,可是在品读这些照片的时候却很容易被里面人物的眼神打动,青涩的、羞涩的、激动的……各种感情的掺杂,却很难在其中看到忧伤、彷徨这些字眼。

这个时期还有大量的国家领导人的照片,毛泽东、刘少奇等很多领导人在各个场合的照片以各种形式广为流传。亲民二字在当时极为深入人心。虽然也有大量反映“三反、五反”等运动的照片,不过主题依然是乐观,依然是党政军民鱼水情,依然是形势一片大好。


六七十年代

相比解放初,六七十年代的照片则具有相当强的政治味道,至于摄影作品的“真实”性,则很难去苛求了。不过也有进步的地方,就是那个时代开了国内创意摆拍的先河,虽然形式过于单调。

这一时期,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西装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的,布拉吉被说成是修正主义的,旗袍被说成是封建余孽,花哨一点的服装被斥为“奇装异服”,服装款式渐趋一致。色彩单调,于是乎,不分男女,不分职业的军装盛行。“文革”开始时,红卫兵们以洗得发白的绿军装为时尚。身着军装,头戴军帽,臂戴红袖章,腰扎皮带,肩挎“为人民服务”的军用书包,胸配毛主席像章,这是当时最为时髦的装扮。

有人说文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不过这种伤痛在从文革时期流传到今天的大量的摄影作品中很难发现。大量的统一着装、同一姿态、兴高采烈的人们在欢呼。这些作品多是当时的新闻工作者拍摄的。有人说,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必须具备导演的素质。从某种角度上说,这种提法不失为一个忠告,从场景布置、人物造型、表情、姿态以及情节逻辑性,都需要摄影师去安排,商业摄影尤其如此。不过在文革时期,似乎所有的摄影师都具备了这种素质,那种服装的流行程度,超过了现在任何一个品牌、一个款式;而那种造型,流传至今,并依然在某些“艺术圈”风行。

不过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文革的痛是对民族发展的痛,是对知识分子的痛,可是也有很多人尤其是大城市的工人和底层百姓并没有感受到苦难。照片中,那些工人、农民脸上洋溢的欢笑很多确是发自内心的。那是如此的本色演出,而并未经过那些谙熟此道的“导演”们指导。有人说,这才是这个民族最刺目的伤,今天看来,亦非尽然。

现在的人们,只能在这些照片中体会当时的人山人海,壮怀激烈。这个时代的照片有一类不能不提,那就是知青照片。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穿着相对时髦的衣服,他们和农民在一起做着原本离他们很遥远的事情,他们拉起手风琴,吟诵诗歌,慷慨激昂……照片上的他们笑容洋溢,斗志昂扬。很多知青已不愿再提起甚至想起那段经历,却仍然视那段岁月为一生的骄傲。

同时,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行车成了人们骄傲的交通工具,那种少见的挎斗摩托多是军人们的座驾,堪比现在的奔驰、宝马,小朋友戴一个别着红五星的大盖帽挎着军用水壶很嚣张地走在路上,女孩子梳两条粗大的麻花辫是最为流行的发型。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这一身在当时来说可算是很奢侈、很有派头的了。艰苦朴素还是那时最主流的时尚。为了表现自己的艰苦朴素,有人甚至将新买的衣服在水中做旧,或者在并未被损坏的衣服上打上几个补丁。当时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改革开放后

这段岁月对多数人来说是很熟悉了,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正是童时的记忆。改革开放了、计划生育了、人们富裕了、港台音乐进入大陆了……诸多的变化,足以使那个年代的人们目不暇接,而反映在照片上,则是相比以往更多的变化,更多反映民众的细节。

八十年代,自行车已经不再是稀罕物,到了九十年代,则成了国人最为重要的交通工具,那一片自行车的海洋,蔚为壮观,令许多外国人叹为观止。

电视机在八十年代走入了普通家庭,不过还不算普遍,于是搬着小板凳聚集到有电视的人家看电视成了很多地方的一道景观,那种热情,远远超过了现在人们看电影。

各种形式的运动会在各地兴起,学校、机关、单位……几乎是场场爆满,说中国体育从那时候起真的振兴了毫不为过。

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似乎一夜之间,城市更像城市了。

选美大赛这种从前令人们羞涩的事物也在很多大城市中开始出现,模特这个词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1981年,中国大陆的第一支时装模特队成立,尽管当时只以“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的名义招生,但令举办者感到意外的是前来报名的人数是预计的四倍。三年后,这支表演队出访欧洲,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惊呼:“毛泽东的孩子们穿起了时装!”

人们的穿着也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时尚,很多人看不习惯,但年轻人却从中找到个性和自我的感觉。八十年代初期,烫发潮流席卷了大江南北。爆炸式成为一种时尚元素。爆炸式的发卷,厚而大气的质感,刚性的刘海儿,一时间大为流行,如果想凭背影辨认一个女人几乎不可能。

整个八十年代,大量的照片作品基本上还属于纪实摄影,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飞速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国外品牌相机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各种各样的傻瓜相机也成为很多家庭的必备品,彩色胶片也基本上取代了黑白胶片,于是这个时候的照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

此时拍照片已经不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人们开始热衷旅游,在每个自己到过的地方留影。人们开始拍摄婚纱照,开始像明星一样摆各种造型,艺术照成了一个时髦的词汇。同时,摇滚乐和诗歌的风靡,也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增色不少。

许多人开始彷徨,开始叛逆,霹雳舞、蘑菇头、喇叭裤这些元素出现在年轻人的照片里,而一些著名诗人如海子、顾城等人的相继自杀让诗歌以一种极端的形式走向了公众,港台流行音乐和电影也让年轻人学会了如何表现忧伤、沉醉、迷离等词汇,于是人们的照片中不仅仅是穿着打扮不一样了,连表情也更加丰富了,喜怒哀乐种种,都留在了照片上。


新世纪

进入新世纪,摄影器材的发展达到了飞速的阶段,各种各样的数码相机层出不穷,更新换代之快令人目不暇接,数码单反在摄影师手中渐渐取代了胶片单反,而高速对焦技术以及各种高质量镜头的出现,使得大量复杂环境的抓拍成为可能,于是白天、黑夜、阴晴雨雪,无时无刻不可以拍照了。

而这个时候照片的丰富已经不是几个例子可以囊括的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仅这一天记录国人笑脸的照片,就可以以百万千万计。2002年中国男足参加了韩日世界杯决赛阶段的比赛,未进一球,未得一分。中国几千万球迷失望的眼神也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个时刻。2006年5月20日,世界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所有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能看到的,已不仅仅是官方对于这些大事的宏伟的照片,而是具体到了一个个人,有人在欢呼,有人在跳跃,有人在掩面哭泣,有人拥抱在一起……那些复杂的表情和姿态足以让后来人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各种各样的时尚杂志的风行也让摄影这个概念有了新的内涵,关于生活、关于艺术、关于衣食住行,所有这一切,在摄影师的镜头里,都有了新的理解。照相已经不仅仅是记录了,很多时候,是摄影师们在创作悲伤,创作快乐,创作美。

模特早已经不再是稀罕的职业,甚至成了一种美丽的代名词,很多人在包装之后,把自己也变成了模特。人体摄影在年轻人中已经不再被视为羞涩甚至可耻的事情,把自己青春的美留下来一时成了时尚。大头贴在一段时间里极为流行,于是,手机上、座位上……

此外,家用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也越来越便宜,甚至各式各样的手机上也都配备了摄像头。有人说,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了。不过摄影和照相在很多时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照相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进步,因为人人都可以把喜欢的场景留下来,甚至同一个场景,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把它拍下来,我们可以更容易透过照片看到真实。

而几十年后,当我们翻看这段岁月的记忆,无疑会丰富得多。那些单调的黑白岁月彻底离我们远去了。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