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武若冰/文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整个IT业,特别是对于Google和微软,都极为不平静。不仅是由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双方都感到了压力,更重要的是,微软推出的Bing,和Google正在推出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都直指对方的核心业务。IT业界这两大巨头的这次正面碰撞,不仅对其自身的盈利和未来业务走势会有极大影响,更有可能改写IT业已经持续数年未变的势力版图。
Windows真的无敌于天下吗?
对于微软来说,Windows无疑是其业务的核心,也是微软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霸主地位的基石和支柱。从早期的Windows 1.X到Windows 7,这个以高度易用性和界面友好而著称的操作系统已经走过了20多年,并且在业界,特别是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确立了无可争议的霸主地位。尽管多年来,Linux一直在与其竞争,但这种竞争更多的只是隔靴搔痒,并不能对微软有实质性的挑战。似乎,我们还看不到微软受到挑战的希望。但仔细分析,却不难发现,在庞大帝国开疆拓土的背后,却存在着增长乏力的隐忧。
Windows Vista轰轰烈烈的推出一直伴随着潮水般的指责,尽管帝国开动了它最为强大的引擎,但Vista还是失败了,以致于掌门人公开宣称,让消费者直接等待Windows 7。帝国出了什么问题?难道真的是廉颇老矣吗?显然,无论是销售网络、商业经验、资本实力、还是对商业至关重要的人脉和庞大用户群,帝国都比它20年前更为强大。可为何Windows 95的成功,没有能在Vista上重演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不得不回顾微软20年走过的历史。应当说,帝国最初是建立在DOS基础上,进而,在DOS的基础上,经过易用化的改进,就形成了今天帝国的基石Windows的雏形,Windows 1.X。在架构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微软也逐步形成了NT架构,这一架构最终发展为今天被广泛使用的Windows XP的基础架构。Windows 95的推出,为帝国奠定了在易用性方面的基石。而Windows 2000,则是整合了NT 4.0的稳定性和Windows 95的易用性,并最终将帝国霸业推向顶峰。随后的Windows XP,的确好评如潮,但我们却也难从中找出帝国根本性的突破,也正是这一点,直接导致了Vista的滑铁卢。因为,在更加绚烂的界面与机器性能受到的拖累之间,消费者显然选择了性能。毕竟,Vista华丽的界面,并没有导致在Windows XP基础上,用户易用性感受的进一步提升。而由于在对操作系统至关重要的核心架构上,帝国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也导致操作系统的性能,在多年以来也并未有实质性的提升。而即将登台的Windows 7,能够有所突破吗?它能够担当起帝国继续开疆拓土,延续百年基业的重任吗?还是会如Vista一样如花般绚烂,又如花般凋零。这一点,从微软目前公开的资料来看,尽管需要拭目以待,但担当重任的希望也相当渺茫。
或许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帝国将它的触角伸向了一个似乎会有巨大盈利和市场空间的网络市场,通过Bing来与Google这个网络新秀一决高下。
然而,这个新秀也决不甘示弱,Google也将依靠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直刺微软的心脏。以往的Linux,由于缺乏一个以拥有雄厚现金和庞大用户基础的商业公司为基础的核心,因此在系统易用性、应用软件开发工具和应用软件的丰富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因此难以对微软在操作系统领域,特别是桌面领域形成实质性威胁。但Google的加入,使得这场战争变的扑朔迷离。一方面,Google拥有不亚于微软的雄厚资金,借助Linux操作系统稳定的核心,开发出一个在易用性和应用软件丰富程度上不亚于Windows的操作系统,并不存在实质性的短板。我们从Google近些年所推出的丰富的应用软件,到这些软件易用的界面设计,不难为这一点找到依据。另一方面,我们不应忽视Google在网络市场的巨大份额,这一点与当年对微软构成威胁的Netscape那段往事,颇有几分神似。如果Google从网络入手,将对操作系统的操作与网络进行整合,利用其在网络上的巨大优势推广其操作系统,将对微软构成巨大的威胁。
Google胜券在握了吗?
难道Google真的已经胜券在握了吗?也不尽然。要看清这一点,就不得不分析一下Google操作系统所依赖的核心。Linux操作系统的核心,也已经很多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了。而缺乏实质性的突破,也导致了Linux操作系统的性能多年来也并未有相较Windows的决定性优势。这就意味着,如果Google不能在操作系统核心有根本性的创新,其所推出的操作系统相对于Windows也就不会有质的优势。Windows毕竟是占领市场20多年的霸主,其在易用性、用户群等方面的积累,是Google现阶段所无法企及的。就算Google能够做到同样的易用性,用户究竟又有多少动机从一个已经使用了20年的操作系统那里,转移到一个并没有多少实质性提升的新操作系统那里呢?答案不言而喻。
而且,微软的Bing也正在借助其在桌面系统领域的霸主地位而推广,并获得了不菲的市场份额,加之其与雅虎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合作,Google也不得不防范后院起火的危险。一旦搜索引擎这个Google的提款机被微软撕开口子,Google是否还有足够的现金来支撑操作系统的开发并进行推广,就成为了未知数。
未知的版图
无论是微软,还是Google,都已经进入了对方的核心领地。尽管双方都是在业界创造了奇迹的领袖级企业,但这次对决却有另一种格局。20多年前,在操作系统领域独树一帜的创新,成就了业界的霸主地位。10多年前,凭借在搜索引擎及其商业模式方面的创见,Google迅速成为了网络新贵,资本市场的宠儿。可以说,二者的成功都与创新一词有着莫大的关联。但这次却有所不同,由于目前双方均未能在对方的核心领域有实质性的突破,而相反,进入对方核心领地的行动会占用大量的现金和人力资源,从而不可避免的对双方现有的优势领域的继续深化产生拖累。这就使得无论是在搜索引擎领域,还是操作系统领域,微软和Google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而随之带来的,则是财务报表上巨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也应看到,如果双方中,任何一方率先在核心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突破,那么胜利的天平将向它倾斜。
而对于无数的IT领域的创业者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这些IT领域的创业者,能够在核心技术上,给操作系统这个已经多年未变的核心带来新空气,无疑将会加快它成功的步伐。毕竟,无论是微软,还是Google,都不希望自己在竞争中败北。
(作者系国家知识产权局评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