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中国造
导语:有一天当我们从华盛顿飞往伦敦时乘坐的依然是C919时,才是值得骄傲的。

经济观察网 张金城/文 神秘的面纱终于揭开——9月8日,香港,亚洲国际航空展,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首个大型客机研发项目C919外形样机正式亮相。

飞翔的中国梦

建国初期,中国的民用航空工业处于空白阶段。在当时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出国都要租借邻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国外曾经多次说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雄鹰。1970年,中国开始了一项代号为708的工程——制造自己的大型喷气客机。来自全国航空工业300多个单位的各路精英被调集参与研制任务。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客机是著名的波音707,以“708”为代号既是一种巧合,又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国人对大飞机的期待。与那个年代所有第一个“国产”的诞生相似,在及其艰苦的条件下,708计划带着人们的期望与工作人员超乎常人的毅力与热情,风风火火的启动了。通过十年的设计施工,1980年被命名为“运十”的国产大飞机首次试飞上天。参与飞机设计的工程师程不时在一篇文章中曾这样写到:“坐在自己设计的飞机上,我尽可能贴近眩舱向外看,内心极不平静,即便是儿时的梦幻,也没有梦到如此辉煌的景象”。在六年的时间里,运十飞机进行了大范围的试飞.飞行轨迹覆盖了中国的整个版图,也在这之后,运十飞机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关于“运十”的搁浅原因中说纷纭,我们不想妄下结论,但对于仅比欧洲“空中客车”启动晚两年的708计划的夭折,不得不说是中国大飞机梦想一段不愿回首的记忆。

触手可及C919

对于中国民用航空事业来说,2008是重要的一年,在这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启动大型客机项目论证工作,由国内外47家单位468位专家组成了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成立了由20位院士、专家组成的大型客机专家咨询组,形成了大型客机的初步总体技术方案,梳理出了第一批需要启动的14项专项技术攻关项目。

此次在港展出的C919模型体积比例为1:10。“C”取名自China(中国)及COMAC(中国商飞公司英文缩写)的首字母;“9”寓意“天长地久”;“19”表示的是最大载客量190座。根据初步技术方案,中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初步定型为基本型全经济布局168座、混合级布局156座,并可根据航空公司的具体要求调整。设计经济寿命9万飞行小时,以平均每天8小时计,可使用约30年。未来国产大飞机年产能力最终将会达到150架,20年内总量会达到2300架。而受制于国内制造能力不足,大飞机的大量制造环节看来仍需要求助于全球。


三足鼎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表示:“C919的C是China 的首字母,也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缩写COMAC的首字母,同时还有一个寓意,就是我们立志要跻身国际大型客机市场,要与Airbus(空中客车公司)和Boeing(波音)一道在国际大型客机制造业中形成ABC并立的格局。”如果计划顺利,C919在大飞机全球市场份额中将会排在波音空客之后,位列第三。在此之前,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洲四国和俄罗斯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而占领国际市场的,主要是波音和空中客车。

不过与民用航空中的“老大哥”波音747,和新近拔地而起的A380相比,国产C191还有着一定的差距。波音747和A380都是载客量大的“大家伙”。空中客车A380在典型三舱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布局下可承载555名乘客,打破波音747在远程超大型宽体客机领域统领30余年的纪录,成为载客量最大的民用客机。而波音747能独领风骚30余年,也不是独有虚名——1991年,以色列“所罗门行动”,将埃塞俄比亚的犹太人救出即将被叛军攻陷的亚迪斯亚贝巴,一架747-200C装载了超过1200人,虽然是极端情况,但747的承载力度也显见。国产C919最大载客量190人,之后还会研发C929(最大载客量290),与“A”“B”相比还不足以撼动其地位。技术层面上,虽然作为后起之秀的C919可以更多更全面的吸收高新科技,但是通过长时间飞行而获得的技术改进也是一架机型完善的过程。这方面C919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拥有“made in China”的大型飞机是国家科技与经济实力的象征,而我们希望这并不仅仅是一个“象征”,如何让自己生产的产品得到世界的认同——至少是本国人民的认可,更为重要。有一天当我们从华盛顿飞往伦敦时,乘坐的依然是C919时,才是我们值得骄傲的。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