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 矿
导语:几十年来镇上的老百姓都已经熟悉这坐铜矿,把它当做这个镇上的一部分,铜矿也在某种程度上繁荣了这个小镇,围绕铜矿在镇中心的有了一个集市,大家把彼此生产多余的农作物,家禽之类的带到镇上交易

 

 

   


铜   矿
文/ 周新威
我的家乡在陕西,位于秦岭南麓,顺嘉陵江而下,于陕,川,甘三省交界的一个小镇上,向下走15公里就进入四川境内,向西走25公里就是甘肃,家乡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群山起伏,江水清澈,是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有一座铜矿,据说是有驻守在西安的部队于六十年代末被派遣到这里建造的,至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它的全称是:陕西省八一铜矿,后来部队撤走以后,这座矿场就交由地方管理了,以后几经更名不过这 八一 二字也还是被大家口头保留了下来。铜矿的矿产开采依附于这个镇上最大的一座山上,山顶上建有一个巨大的转播塔,半山腰上有一片比较平整的区域修建了大片的建筑,居住着矿上的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当初最辉煌的时候在矿上工作的人员有近两千人,如今随着铜矿的开采慢慢衰落了,人流也随之减少,顺在建筑区而下的是连接到镇上火车站的盘山公路,开采的矿石用索道运往选矿厂,经过筛选的矿产在通过曲折的盘山公路运到镇上的火车车站,最后通过宝成铁路线将铜矿发往铜矿的冶炼厂,而完成从石头到铜制品的旅程。
几十年来镇上的老百姓都已经熟悉这坐铜矿,把它当做这个镇上的一部分,铜矿也在某种程度上繁荣了这个小镇,围绕铜矿在镇中心的有了一个集市,大家把彼此生产多余的农作物,家禽之类的带到镇上交易,有些人依靠铜矿修建的公路,把远在深山的一些水果运输到镇上出售,有些人则为铜矿提供需求而发达起来,镇和铜矿就是这样在彼此的需要中相互走过了几十年,甚至渗透到生活中来,当大家每每提到铜矿的时候,除了是指铜矿,更多的则是把它铜矿所在地的区域名词,来代替这些地方,常常会在镇上碰到熟识的两个人彼此打招呼,去铜矿半点事情。很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当初为了解决铜矿工人家属的问题,这座铜矿不但生产矿产,还担负了一些其他的功能,围绕铜矿的需求在镇上修建了铜矿学校,铜矿医院,劳保用品工厂等,如今铜矿医院已经成为这座镇上最大的一所医院了,而去医院看病的大部分都是这个镇上的农民了,铜矿学校也几经变迁,最后并入了镇上的一座中学,劳保用品产也早已关停了,随着铜矿开采的减少而慢慢衰落,取而代之的则是锌铅矿产的发现,建立了新的矿场和冶炼场所,矿场依然还在山上,围绕矿场的开产,整个半匹山已变得光秃秃的,十年前我还在镇上上学时,去那里春游,感觉已变得死气沉沉了,不在生长任何植被,站在很远的地方就能青青的山上一片斑白,那就是矿产开采留下的痕迹,冶炼厂建在镇上火车站旁边,每次经过都能听到冶炼厂传来的机器的巨大轰鸣省看到冶炼厂高高的烟囱冒出的白色气体,随风飘远,排除的污水直接进入了嘉陵江,不知如今是否已有改变。
我家在铜矿对面很远的一座小山上,自从我能够记忆以来,铜矿就一直在那,早晨在宁静中慢慢苏醒,夜晚则包围在一片灯光之中,甚至比镇上的灯火还要明亮,一直亮到天明,冬天雾气迷茫的早晨,也能看到透过雾气的微弱的灯光,山脚下是嘉陵江,宝成线就绕江而建,看火车,数车厢,听广播是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由于那座山是方圆几十公里最大的山体,所以广播的声音传的很远,我对铜矿印象最深的也是来自于家属区那个响亮的广播了,每天早上六点十五分开始广播,直到晚上八点才结束,全年无休,无意中铜矿的广播伴随我走到了初中毕业,透过广播可以听到很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歌曲,评书,时政等方面的东西,从最初的(水手)(祝福)到评书(隋唐英雄传)(杨家将)在到新闻联播,构成了那些岁月里共同的记忆,那个时候电视还没普及,傍晚时分呆在家里或在学校听广播成了大家共同的兴趣爱好。学校就矿山脚下对面的一片空地山,比家离铜矿更近了,也听的更清楚了,恰好处铜矿山下在两条河流的交叉处,嘉陵家和一条从甘肃流下的名叫康宁河小河,河水清澈见底,使我们夏天游泳的好出去。
十年过去了,年前回家时,路过铜矿,山上的家属区已被拆掉不少,虽然还有人在,但也变的很少了,过往的盘山公路如今也不全是铜矿拉矿的汽车了,更多的则是大山深处农民们使用的农家车,从六十年代兴建到如今,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铜矿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化,今年是共和国成立六十年,铜矿这座象征工业化开始的矿区也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变化,我相信,若干年后的共和国的工业历史中也会有一段记录来谱写类似这样的许许多多的铜矿。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