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9年9月22日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相连,是全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公共假期;且适逢共和国六十周年诞庆,国、家、民的多重喜乐主题欣然交合,民众的出行热情空前释放实为必然。对于向来在节日公共运输领域占据重要而独特位置的铁道部门而言,这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客流井喷意味着铁路客运增运增收的必然,从产出效益看,它或许意味着可预期的丰厚行业“黄金宴”——人潮涌动、旅客云集,钱景商机无限,作为黄金周政策较大受益者之一的铁道部着实让人艳羡。
但与此同时,它的现实挑战性也不容忽视:因为与黄金宴比肩而至的其实还有“黄金考”,短期内大幅增长的铁路客流,将给运力分布并不完全均衡、铁路运输瓶颈制约问题依然存在的铁道部门带来又一次的考验,并且,不同于探亲、归乡流为主的铁路春运,金秋双节期间的客流井喷,相当部分是以旅游出行为主,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着热点、中心城市和热门线路的运力供需紧张问题,如何有效保障在不降低服务水准和品质的前提下,平衡与纾解这一现实矛盾困局,将是极紧迫和关键的一个黄金考命题。
除此之外,尚存诸多常态与时态性的黄金周考题。比如,入秋后在全国各地接连出现的一些甲流聚集性疫情,将给黄金周的铁路客运带来另一重考验。作为人员密集性聚流场所和以此为表征的公共运输方式,铁道部门理应对此有必要的清醒认知,并付诸于详细周密和有针对性的防控预案。除却日常性的车厢消毒灭菌举措,一些动态、人性化的防控措施显然有必要同步出炉。比如对甲流防控知识的宣传介绍,候车区域的环境改善,车厢内盥洗用水的充足配备等。而在一些疫情重点防控城市或区域,这一防控预案尤应动态化、缜密化、人性化和无缝化加强与完善。让广大旅客黄金周出行有乐而无忧,同样是铁道部门不容回避的责任。
因为诸多特定因素的制约,铁路客运每逢重大节假日便陷入购票难、出行难及乘车舒适度、服务品质急剧下降等多重困扰,仅仅简单和粗糙地要求旅客包容与理解显然是不够的,铁道部门必须有视消费者为上帝的谦恭、柔善、人性化心态,以最大的热忱和诚意,改善自身工作的不足,弥补制度短板,完善内部监督程序,有效提升服务硬软件品质等;一颗黄金般的行业服务之心,加上黄金般可靠可预期的规范、透明制度保障,将是连接黄金盛宴的和谐号通途。
当它们与列车正点率、铁路运输安全等技术性规程完美高效匹配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良性循环与多赢格局将最终呈现。以此观之,铁路部门尚任重而道远,它们亟须从这个金秋时节的期中考开始,展现自己的诚意、职业素养和现实进步。但愿,在此试金石之下,其最终得分不至令公众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