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在中国
导语:郝睿强在2009年8月休假回德国,他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开着他自己收藏的60岁的大众老爷车,从德国回到中国,他说这是他个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一个行为

1984年3月15日,28岁的王崇山开始在民族饭店上班,在此之前,他是大型国企首钢的员工,后来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了脱产去学习外语的机会。学会了外语之后的他,就开始希望能够在工作中有用到外语的机会,正好当时的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公司 (FESCO)在为外企招聘员工,他就去面试了。面试通过之后,FESCO向西门子公司推荐了他,因为之前在首钢工作的关系,他知道首钢的生产过程中也有使用西门子的产品,这是一家老牌的德国企业,于是他很兴奋地去了。

那时候的西门子在中国,一共只有7名员工,租在北京民族饭店的一个三个房间的套间里。最里面一间是总经理,德国人,外面坐着的是他的太太,又一位德国人。其余的几位工程师或者文员,就是像王崇山这样的中国人。当时西门子在中国的业务才刚刚开展起来,一切都还没有走上正轨,虽然租在一家星级饭店上班,房间里的格局却很不适合工作。没有地方存放文件,他们就想办法堆在浴缸里。王崇山说,虽然那时候每天穿西装打领带,领着比国企高出好几倍的工资,内心深处很骄傲,但是前两年的工作,基本上还都只是给德国人当翻译。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很难得到发挥。

但是,从那时候开始,王崇山就一直为西门子工作,直至今天,他在西门子中国工作的时间已经超过了25年。

但是,西门子在中国的历史,却远超过25年。西门子的在华历史始于1872年,那一年——大清同治年间,西门子向中国提供了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那是维尔纳·冯·西门子先生起家的产品。有趣的是,这是西门子公司开拓的第二个海外市场,在公司成立后的第5年,也就是1852年,西门子把建造电信网络的业务拓展到了俄罗斯。第25年,也就是1872年,西门子和中国发生了业务往来,这一台指针式发报机,同时意味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

此后,西门子作为一个以电气工程起家和闻名的公司,对于电在中国的推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没有电的生活,可是在19世纪末的中国人,电却是一种惊世骇俗的东西,任何与电有关的产品,都让当时的人们感到极度的新奇。1879年,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的订单,西门子提供了一台10马力的蒸汽发电机,用于上海港的照明。这是革命性的风电机产品第一次应用于中国大地,它成为一件足以载入中国史册的大事。借助这种电力设备,船只可以在夜间运作,生产效率成倍提高。

在20世纪来临前夕,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电力,并向北京交付了中国第一部有轨电车。当时,由于害怕引起火灾,连接北京和天津两地的蒸汽机火车不得通过京城。这条电车轨道连接北京城外的马家堡和城内的哈德门。这条有轨电车在1899年投入运营,有轨电车的时速高达2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之一,这条有轨电车至今留在北京这个古城的城市记忆里。

很显然,西门子对于中国市场是非常重视的,1904年西门子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办事处,1910年西门子创建西门子中国电气工程公司,并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将业务拓展到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香港、青岛和天津。1914年,西门子中国公司挂牌成立。

此后西门子在华业务迅速发展,在电力、通信和医疗工程领域都有相当大的发展,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西门子上海办事处的员工就有275名,占西门子海外业务量的21%,是欧洲以外规模最庞大的西门子公司。

之后,西门子在华的发展被战火打断,当然,有同样遭遇的不仅仅是像西门子一样的跨国企业,更重要的是,中国这片古老的大地上从此陷入长达十几年的战火和纷乱,人们流离失所,经济遭受重创至几乎崩溃的局面。不过,值得记住的是,在日本占领南京之后,西门子南京办事处的经理约翰·拉贝向南京人民提供了大量的人道主义援助,作为为当地市民提供避难场所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在南京借助西门子的地界,为超过25万中国难民提供避难场所。

再次和中国发生业务关系,西门子等待了差不多40年的时间。1974年,西门子接到来自中国的一笔订单,为中国提供14台涡轮机。这仅仅只是一个缓慢的前奏,真正的合作要等到1978年,中国的经济和政治政策都发生重大转折,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成为政府领导人真正的决心之后,中国的经济局势才真正明朗起来。

西门子很快又重新回到了中国,1982年西门子北京代表处成立,尽管紧接着又成立了上海、广州和大连三个办事处,但发展依然缓慢。1984年当王崇山成为西门子北京办事处的第6名员工的时候,他所见到的这家老牌企业,还在艰难而缓慢地摸索着在新中国如何发展和融入的道路。

在一开始,这肯定不容易。

幸运的是,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实现工业现代化的目标又极为迫切,在自动化与控制、电力、交通、医疗、信息与通讯、照明以及家用电器等行业皆有表现的西门子,很容易就在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找到自己的定位,使自己成为积极协助中国完成主要基础设施建设和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个来自海外的合作伙伴。

西门子中国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强把这段时间明确在1978年到2004年,他担任总裁的前一年。他说,“在这个阶段,西门子积极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合资公司,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这个阶段最主要的项目是西门子在上海做的磁悬浮项目。另外,西门子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专门提供管理方面的培训。”

而在王崇山的眼里,这段已经成为历史的发展,他几乎全程亲眼目睹。除了看到西门子在中国经济各个领域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之外,他也能感受到经济快速发展给北京、给西门子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好处。

“1991年,我们终于离开民族饭店,搬进位于北京东北部望京地区的西门子北京总部大院。那时候公司发展很快,大约有1000名员工,我们心情很激动,终于有了家的感觉。可是当时的望京还是一片农田,连通往市中心的公共汽车都没有,我们每天就坐班车上下班。交通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吃饭喝水的问题在一开始都解决不了,只能带饭盒,然后自己打一瓶水从家里一路拎过来,非常辛苦。直到数周以后总部大院的食堂投入使用,才算解决了我们的温饱问题。”

而他之所以会在西门子呆这么长的时间,是因为从他的角度来看,西门子在为本地化做着不懈的努力。从一开始只能当个翻译到后来渐渐地能施展拳脚,从一开始全部都是德国人当骨干而中国人打下手到后来管理层人员结构的逐渐多元化,再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委以重任,可以担任高级副总裁的职位,这令王崇山得出了 “西门子是本地化做得最好的跨国企业”的结论。

从2005年至今,西门子内部称为“2010加速度计划”的阶段。郝睿强称,“在这个阶段,西门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扩大了市场份额,同时也相应做了非常多的建设项目。譬如西门子在过去四年间在销售额以及订单额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会有20%或两倍于GDP的增长。在过去的一年中,西门子积极参与了奥运会的建设,在整个过程中西门子获得的订单额达到了11亿欧元,在这个领域投入了非常大的力量。”

而我们也注意到,作为一个在电力领域有着深厚积淀的企业,西门子近些年在各个场合都强调西门子将致力于与其实践有关的全社会未来环境和节能标准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技术等方面的持续发展。

郝睿强说:“西门子在全球拥有最完整的、最广泛的绿色、节能环保的解决方案。西门子所有的业务领域都同节能环保话题相关。”他说,在高效发电方面西门子有很多自己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在蒸汽发电,还是在风力发电方面。在风力发电领域,西门子是全球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设备供应商。此外,西门子在输配电方面也有自己领先的解决方案,譬如西门子参与建设了三峡到上海的供电项目,参与了高压直流输电线项目。

“在工业业务领域,西门子参与了一些绿色节能环保的交通项目。我们同中国的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提供了高速列车,这些高速列车专门用于客运,非常节能环保。我们还参与了北京以及中国其他城市的地铁项目建设,为实现绿色客运提供了自己的解决方案。第二个在工业领域的案例就是北小河污水处理的技术。第三个工业领域的案例,是要高效地去利用能源的案例,譬如说像大家现在所在的这个大楼西门子(北京)中心——它的节能率与同等类型楼宇相比达到了28%。除此之外,这个大楼不论在供暖还是在制冷方面,都非常节能环保。另外一个要提及的领域是西门子的医疗领域,你可能难以想象医疗领域是如何与节能环保概念联系到一起的。但我要说的是,譬如我们西门子所提供的CT机能减少辐射和用电量,它就对节能环保做出了贡献。”

据称,在全球,西门子同节能环保相关的业务组合对西门子产生的收入占到了全球收入的25%,对于西门子中国这个数字是25%。而他们预计,在未来的几年中,在中国这个数字会提升到40%。因此,西门子也加大了在节能环保领域相关的投资,比如上海的风力叶片发电厂。

有趣的是,西门子还推出了一项针对农民工子女的环保教育计划——“爱绿教育计划”项目。通过为这些孩子们专门编订了绿色教程,使他们从小时候就培养起节能环保意识,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这个绿色教程包括不随地丢弃杂物、循环使用一些物品等方面。

现在,西门子已经把中国看做全球业务的支柱之一,不仅是市场,还是采购链和全球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并且本地的研发力度不断加强。目前西门子在中国的所有业务都在本地展开研发活动,并不断设立新的研发中心。

当一家外国公司在中国的业务重心转向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时刻关注中国的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老龄化问题甚至农民工问题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公司和中国经济继续一起走下去的决心。

郝睿强在2009年8月休假回德国,然后他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开着他自己收藏的一辆60岁的大众老爷车,从德国回到中国,他说这是他个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一个行为。而作为企业的总裁,他决定在位于望京的那座高达123米的、已经成为地标性建筑的西门子大厦,在10月1日到3日的每一个晚上,都用办公室的灯在幕墙上组成60的字样,以庆贺华诞。

(沈威风 撰文)

特邀点评

刘持金 泛太平洋管理咨询公司总裁

西门子公司是创新和协同的伟大典范。可以讲,西门子的发展都是围绕着新技术的发明、利用或商业化进行的。今天,西门子集团的业务在全球涉及的内容包含了通信、自动化、工业系统、输配电、交通、家用电器、医疗、金融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家高度多元化的集团公司。许多企业家把西门子比作欧洲的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或说GE是美国的西门子。因为这两家位于不同国度的公司,最惊人的相似之处就是高度的多元化,和以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为竞争战略的经营模式。西门子公司发展的另一个特色是充分发挥大企业的影响力,使公司的外部资源不断扩大和强化。

西门子大事记

◆1872年,西门子和中国开始了业务往来。西门子在中国的第一笔订单是向中国提供指针式电报机,这标志着中国现代电信事业的开展。

◆1879年初,西门子接到一笔来自中国政府的“照明设备”订单。

◆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设了中国第一条有轨电车。

二十世纪来临前夕,西门子在北京建设了中国第一家发电厂,为城区照明以及电车轨道提供电力。

◆1904年,西门子在上海设立了第一家永久办事处,这是西门子在华业务的重要里程碑。

◆1910年,西门子创建西门子中国电气工程公司,总部位于柏林,分支机构设在上海。

◆1914年,公司更名为西门子中国公司(上海)。

◆1921年,西门子开始在山东省枣庄实施中兴煤矿公司的电气化工程,该工程被称为中国第一个现代化采矿工程。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前夕,西门子上海办事处有员工275人,占西门子海外业务量的21%,是欧洲以外规模最庞大的西门子公司。

◆1982年10月15日,西门子北京代表处正式成立。

◆1984年,西门子为中国建设了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

◆1985年10月29日,双方在北京签署《西门子公司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机械工业、电气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领域开展合作的备忘录》。西门子是第一家应邀与中国进行如此深入合作的外国企业。

◆1988年10月31日,西门子达成在中国建立第一家生产型企业的协议,生产数字公共电话交换系统(EWSD)。

◆1994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2000年底,西门子进一步拓展本地研发能力,建立了一个开发移动电话的研发中心,使中国成为西门子全球最大的通信技术研发基地之一。

◆2005年1月1日,郝睿强博士接任西门子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6年10月,西门子中国研究院在北京正式成立。

◆2008年9月23日,西门子中心(北京)正式开幕。

行业大事记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

1995年,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成立,强化了东芝对在华企业的综合管理职能和战略制定职能。迄今为止,东芝在中国设立合资、独资公司达69家。

东芝全球市场除日本外分为四大区域:欧洲、美洲、亚洲、中国,中国是惟一以国家为单位的市场,也是继日、美之后,东芝最大的独立市场。

现在东芝所涉足的数码产品,电子设备与零部件,社会基础设施,家电事业领域都在中国有业务展开。

●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飞利浦早在1920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

从1985年设立第一家合资企业起,飞利浦就秉承扎根中国的长期承诺,将医疗保健、时尚生活与核心技术(HLT)三大领域中领先的产品和服务带到了中国市场。

今天,飞利浦已成为中国电子行业最大的投资合作伙伴之一。飞利浦在医疗保健、时尚生活、核心技术三大领域中,飞利浦的照明、家庭小电器、液晶显示器、医疗系统等业务在中国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艾默生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1979年,艾默生通过罗斯蒙特在中国首次获得技术许可证。

1992年,艾默生在深圳设了第一家工厂。

2001年10月期间,艾默生与华为经过友好协商,华为将下属深圳市安圣电气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艾默生。安圣电气现属艾默生网络能源重要成员之一。

今天,中国是艾默生在全球业务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艾默生全资和合资的企业,包括世界先进技术的工业、电子业和过程管理业的品牌企业已遍及中国。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