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英雄施正荣
导语: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绿色产业的出现和壮大并非一纸梦想。”2001年1月,施正荣带着技术和在澳洲两年的薪水40万美元,回国创办尚德,经历了企业私有化、纽交所上市和金融风暴之后,尚德电力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公司

2001年1月,施正荣带着技术和在澳洲两年的薪水40万美元,回国创办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几年来,在经历了企业私有化、纽交所上市和金融风暴之后,尚德电力终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公司。

目前,尚德电力约99%的光伏产品出口国外,先后在德国、西班牙、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瑞士等国家和地区设立营销机构和服务网络,占有全球市场份额的10%。

“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绿色产业的出现和壮大并非一纸梦想。”媒体给予施正荣这样的评价。

施正荣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马丁·格林教授,个人持有10多项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首个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的人。

目前,经过施正荣的努力,尚德电力已经成为一家全球领先的专业从事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硅薄膜太阳电池和光伏发电系统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

2001年1月,带着技术和在澳洲两年的薪水40万美元,施正荣回国创办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在取得无锡市政府的支持后,2002年9月,第一条生产线投产运行,尽管产品性能优异,产品仍然卖不出去,坚持数月后,跟随他的几位骨干相继离开。

这是施正荣在创业途中摔的第一个跟头,“当时,他们对我说,我们相信你是一个好的科学家,但未见得是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从科技人向管理人转变,市场观念最为重要”,施正荣说,要能放下知识分子身段,善于整合资源,科学家往往推崇技术第一,而企业家需要考虑的更多,要将好技术转化为好产品,再依靠好的人才,运用好的销售模式去赚钱。

2004年,尚德产值翻了10倍,利润接近2000万美元。2005年,在无锡市委书记的帮助下成功完成企业私有化,原先占尚德股份75%的国有股获益十几倍后,相继退出。同年底,VC和PE齐助阵,共同募集8000万美元,成为2005年私募之最,襄助尚德电力成为中国大陆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由此,施正荣个人也荣登中国富豪榜首。

2008年3月,尚德电力对外宣布,将连续8年,向韩国东洋制铁化学株式会社提供多晶硅,合同金额为6.31亿美元。4月,尚德电力打入日本市场,收购日本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的MSK公司,并且向Soco-voltaic系统公司供应230MSK光伏玻璃板,用于设计、制造和设置一体化光伏(BIPV)系统。

施正荣被《时代》评为“全球环保英雄”,在2007年,作为唯一的企业家,成为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被英国媒体评选为 “可拯救地球50人”之一。他使中国光伏产业与国际差距缩短了15年。

“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并非一纸梦想。”媒体给予施正荣这样的评价。

金融危机之后,尚德电力加快了国内市场布局。尽管在2009年上半年,全球光伏产值下降四成,但施正荣认为,低成本优势使得我国光伏市场份额逆势上升10%到40%,尤其金融危机引发新能源革命和新能源经济,国家将其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反而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在今年,尚德电力宣布将投资300亿元,与陕西省政府、青海省政府、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政府和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上述四省(区、市)开发总量为1800兆瓦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

尚德电力与中国节能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准备在宁夏建设500兆瓦太阳能电站项目,预计总投资为80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相关企业1万吨多晶硅生产。另外,尚德电力与中国华电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三年内在江苏、上海开发总量达500兆瓦的太阳能项目。

目前,光伏领域的竞争更多呈现在终端控制,对于尚德电力而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为产品确定稳定的市场,则可以分散风险,并取得更多收益。

公司眼下正在研究的“冥王星”技术,分别将普通单晶和多晶硅片的光伏电池转换率提高到 18.8%和17.2%。目前,34MW的“冥王星”电池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到2009年底,公司预计“冥王星”组件出货量为10-15MW,并且,将建设100MW冥王星产品的产能,到明年年底达到200MW。

依据公司计划,到2010年,产量达2000兆瓦,2015年,产量达到5000兆瓦,相当于10个中型火电站。另外,尚德电力涉足于下游电站项目,将太阳能发电与建筑材料结合,扩大应用市场。公司希望在5年内,使太阳能电价达到每度电1元人民币。

国外光伏产业的兴起,带给中国民营企业无限想象。2005年,中国光伏业迅速崛起,7家赴美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100亿美金,在去年十大太阳能制造商排名中,中国的尚德电力、晶澳太阳能和英利控股名列其中。

中国也一跃成为光伏产业的最大生产国,占全球总份额从7%到44%,仅用了四年时间。

但是,国人蜂拥而上,形成多晶硅等产业环节巨大扩张。施正荣无奈地说:“不论什么行业,只要中国人进入,产能立马上去。”

他提出警示,在光伏领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中国的光伏业者再不注重品牌建设,不注重商业模式的建设,到最后,只能重回“国人喝汤,洋人吃肉”的境地。

以多晶硅为例,多晶硅从2002年30美元/公斤,一跃飞涨至500美元/公斤,很多人认为淘金时代来临,巨资投入。

“为了赶在最高点出货,本来应该24个月完成的厂房建设,10个月就造完了,很多人急功近利,不按环境科学要求进行设计,造成污染。”施正荣说。由于是新兴行业,中国专家从企业行为中得出结论:光伏是高污染行业,把绿色卖到国外,把污染留在国内。

在薄膜电池领域,业内以用硅量少、会成为光伏未来趋势,纷纷建设厂房,压上大笔资金。施正荣却提出,“有谁真正了解薄膜技术?薄膜技术最成功的美国企业FirstSolar,目前尚未大规模生产,硅薄膜也只有25MW。”

中国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乱象也在光伏行业重演。行业内的不自律,国内市场的犹豫,使中国这个光伏生产大国,至今仍有98%的产品向外寻找出路。在尚德电力的总市场份额中,国内市场占1%都不到。

“中国光伏产业的泡沫有两个效应,一个是财富效应;第二是地方政府推波助澜。”在地方政府争相将光伏列为重点产业时,施正荣质疑:没有市场,怎么有工厂!

产能泡沫、并网难是悬在国内光伏业者头上的两把利剑,而个别公司的浮夸,也向政府传递错误信息。

光伏目前仍是靠政府补贴的产业,业者希望给政府以信心,曾提出在今后3-5年每度电1元钱的目标。“这也是我们对政府的信心,我们想表达,光伏产业不是永远每度电4元钱,我们是可以做到1元钱的,但不是今天。”施正荣说。

施正荣认为,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首先要解决市场的问题,才能解决工厂。

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新能源业者不能只埋头发展,你只发展,电网不要,到头还是一场空。

对于国内新能源并网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悲观,“你看,比新能源并网更急迫的煤价和电价的问题,多次努力都调整不了,仍然在胶着。煤涨价,电力公司不干,电涨价,整个社会的物价都会发生变动。”

为此,施正荣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盲目扩张,缺乏对产业理性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最终造成的就是资源的浪费。”

目前,美国的太阳能企业不超过10家,但每一家拿出来都是顶呱呱的。施正荣认为,目前中国光伏产业仍在低水平重复的阶段,所谓的产能过剩,只是低端、劣质的产能过剩。 “美国的光伏业者给我们启示,这就是创新的力量。不要再做低水平的重复,在光伏领域,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做成了,你就是世界第一。”

“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还只是个婴儿,要从国家能源战略角度来考虑,精心培育市场。”施正荣倡议,光伏各环节的业者休戚相关,唇齿相依,不能陷于低价肉搏,各自为政,要合作创新,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不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整个产业链要共同合作,共同打造行业准入标准、产品性能标准和环保标准。

尚德电力上市一个月后,施正荣成立了“施氏家族基金会”,是目前国内唯一关注气候、环保、能源和全球变暖问题的非公募慈善基金会。并且,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向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组委会捐赠了200套太阳能光伏实验电站,用于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设200个“中国青少年太阳能研究基地”,以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在绿色实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尚德电力还举办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融入“科技、环保、教育”的创新元素,参与规模达2000多所学校的100万名学生。尚德电力通过尚德爱心基金、尚德艺术团、尚德论坛三大平台,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救助、文教体育、绿色环保等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捐赠财物3500多万元,为维护社会和谐献出了一份爱心,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2009年,施正荣获得由全球技术网络协会(WTN)颁发的2009年度“全球技术奖”,并出于在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研究的杰出成绩,当选为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

“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彻底的能源解决方案”,这是施正荣从美国回来创办公司后的梦想。

(本报记者 肖筱 撰文)

特邀点评

刘坚 经济观察报社社长兼总编辑

全球政府的补贴和扶助、投资基金的大笔投入,在人类可持续发展愿景下,太阳能行业已经起飞,无锡尚德无疑正是把握这一趋势的领头羊之一。

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压力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景下,从绿色能源进行突破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个领域也被认为是全球经济的下一个增长极,对无锡尚德而言,他自然又承载着壮大中国绿色能源产业的重任。

无锡尚德大事记

◆2001年 9月,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 9月,尚德电力第一条10兆瓦太阳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一举将我国与国际光伏产业的差距缩短了十五年。

◆2003年 12月,尚德电力15兆瓦太阳电池线投入生产,该生产线是中国第一条单晶硅太阳电池生产线。

◆2004年 8月,尚德电力 25兆瓦电池线投入生产,至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硅太阳电池制造商之一。

◆2005年 9月,尚德电力产能达到 120兆瓦,成为中国首家百兆瓦级光伏制造企业。

2005年 12月,尚德电力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005年 12月,尚德电力第一座30兆瓦太阳能电池基地于中国洛阳正式投产。

◆2006年 4月,尚德电力与国家体育中心签约,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主场馆唯一指定的太阳能光伏产品供应商。

◆2006年 7月,尚德电力与美国MEMC公司签订了总价高达 60亿美元、长达 10年硅料供应合同,保证公司生产扩展所需的硅料供给。

◆2006年 8月,尚德电力全资收购日本专业太阳能光伏企业 MSK公司。

◆2006年 8月,尚德电力美国分公司及尚德电力上海分公司先后成立。

◆2006年 10月,深圳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标志着尚德公司正式进军珠三角。

◆2007年 6月,尚德电力与 Hoku公司签订了 6.78亿美元的多晶硅原材料供应合同,该合同将于 2009年年中生效,为期 10年。

◆2008年 12月,尚德电力产能达到1GW,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晶硅组件制造商。

行业大事记

●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锦江集团源于20世纪80年代,组建于1993年,是一家以环保能源、有色金属、化工为主产业,集商贸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集团整合矿业、电力、氧化铝、电解铝等优势资源,打造成极具竞争力的资源性产业链——有色金属产业,并将其作为集团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广汇实业投资 (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89年,经过17年的创业发展,目前已形成拥有122.98亿元资产,集液化天然气业、汽车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

广汇集团自组建以来,积极参与国企改制,先后兼并重组了29家国有、集体企业,安置了近2万名困难企业职工,并使这些濒临破产的企业一举脱困,扭亏为盈。

今年,新疆广汇股份实业有限公司收购哈萨克斯坦斋桑区块油气合作项目暨广汇吉木县150万立方米/日液化天然气工程今天奠基,开创了我国民营企业引进加工国外油气资源的先河。

●新疆金风科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最早和目前规模最大的风电技术设备研发和制造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及销售;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引进及应用;风力发电机零部件的制造及销售;风电场建设运营业务的技术咨询服务;风力发电场的建设及运营。

2008年金风科技销售收入达到64.58亿元,2009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连续9年取得100%的增长。截至2009年9月30日,金风科技累计签订销售风力发电机组6336台,完成安装4691台,风力发电机组已经遍布全国19个省区,累计排名中国第一。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