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点
导语:晚至20世纪90年代中叶,依然不会有人预料到气候变化会成为一个全球热议的话题。

经济观察报 刘波/文 晚至20世纪90年代中叶,依然不会有人预料到气候变化会成为一个全球热议的话题,也不会预料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会在今天齐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致力于达成一项具有全面约束力的协议。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的时候,在公众的心目中,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情景还似乎是灾难影片中的情景,科学界对于局势的严重性与应对之道似乎依然缺乏一致的意见。而在今天,在一系列奇怪的气候现象真切地发生之后,气候变化的危险已基本得到公众与科学界的一致承认。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哥本哈根会议成为一场旨在拯救地球的会议,但在面临复杂的政治争斗与利益格局的时候,它仍存在陷入混乱的可能。在会议刚刚开始几天之后,一份被媒体泄露的决议草案引起了发展中国家的强烈愤慨,以至于使过去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有前功尽弃的可能。据认为这是一项由少数富国秘密决定的方案,它将架空联合国的主导地位,让富国主导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并使发展中国家民众接受不公平的碳排放限制。

自《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应对气候变化的权责关系的分配就一直争论不休,这份秘密文件的披露又让不少发展中国家大呼“陷阱”与“阴谋”,反映了这一争论的延续。作为一个由富国秘密商定的、接近美国立场的协议,“丹麦文件”理应引起发展中国家的警惕,“77国集团”和中国已经对此提出了强烈反对。但当前世界最需要的是,政治家应当在现实的行动中展示他们在演讲中所宣示的决心,为此,必要的前提就是尽快结束这样的互相指责与攻讦。维护人类未来前景的需要已经超越了各国狭隘的政治利益,各国应当努力弥合分歧,寻求一种和衷共济的结果。

在各国领导人齐集哥本哈根之际,质疑全球变暖的声音也甚嚣尘上,一些笃信宗教的人士和支持大公司的智库认为,全球变暖被奉为了一种新的不容置疑的教条,而实情与媒体所渲染的大不相同。然而,根据绝大多数主流科学家的意见,全球变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在21世纪末比“工业革命”之前的水平高出2摄氏度,世界将会遭遇一些不可预见的可怕灾难。批评与反对的声音一直伴随着国际社会的所有重大决策,但历史应该已经教会了我们分辨正确与错误观点的能力,我们不能容忍那些怀疑论者转移我们的视线。尽管怀疑是一种宝贵的美德,但我们有必要警惕一些怀疑者的动机。

在过去的20年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从来没有出现如此令人乐观的前景。根据《京都议定书》不承担强制性减排义务的中国、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都已主动做出了承诺,而在布什总统下台之后,美国的奥巴马总统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日益靠近全球公民社会的立场。在许多国家,对于气候变化危险性的共识已经超越了政治与意识形态的界线,科学界也提出了许多极具操作性的行动方案。我们已经没有多少借口来拒绝直面这个问题。为此本期的“观察家”以这个关系全球命运的重大问题为研讨对象,努力展示各个角度的观点。

自气候变化问题初次提上议事日程到现在,世界各国已经进行了曲折的谈判,其中有欣喜也有失望,有前进也有倒退,而今天的哥本哈根会议是这场马拉松式的工程的一个终点,但它也应该成为另一段艰苦历程的起点。面对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洪涝与旱灾频发、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的前景,面对地球与人类文明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挑战,任何政治上与经济利益上的无益争斗都是一种琐屑、短视的表现。让我们以哥本哈根会议为起点和契机,再次走上新的道路。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