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策划】李国军:取代更多竞争对手
导语:他的行为代表着一整个群体,而就是这个群体,毫无疑问地,他们中的所有人,是构成当下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晓晖 这是一个雨雾蒙蒙的下午,我前往北大国际医院集团西南合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西南合成000788.sz)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办公楼,一路上我盘算着采访对象能够给我多少时间来安排我的提问——到了才知,西南合成董事长同时又是方正集团副总裁的李国军已经准备好了一下午的时间来“畅谈人生”。

西南合成是重庆一家老牌的药企,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民国末期。2003年方正集团将其收入旗下,如今已是方正集团旗下健康产业 (北大国际医院集团)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2009年,西南合成又完成了对大新药业的整合,这一整合带来的品牌影响力已然体现在其股价上:从今年年初至今,西南合成的股价已由每股5元涨至高峰阶段的16元。

历史悠久的西南合成,其执掌者却年轻得令人嫉妒。身着深色呢子大衣的李国军端坐在沙发上,面前摆着整套功夫茶具。今年,李国军只有34岁,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在过去的一年里带领这家企业展露锋芒。比如顺利将大新药业装入西南合成,并完成西南合成增发;比如因为一个国际官司而前往印度说服自己的竞争对手放弃生产,直接在西南合成购买质量更优的原料药;又比如,对西南合成继续进行大刀阔斧的重组和革新。

在他的身上,这样一位青年男子:他是企业的领导者,尽管他所领导的企业还无法跟其他大型药企相提并论,但是他对中国当下经济发展趋势的认知,对中央政策异动所带来的变化的领悟,以及对如何保障企业生存的前提下更好地向前发展的思索,充斥于他的日常思维。

他的行为代表着一整个群体,而就是这个群体,毫无疑问地,他们中的所有人,是构成当下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身边有着太多类似的但面目模糊的青年企业家,他们在做什么,在想什么,这正是我们所感兴趣的。

以下是这次访谈的内容。

经济观察报:回顾2009年,你有什么想表达的吗?

李国军:2009年我在西南合成,主要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是重组,即西南合成对大新药业的重组,两家企业都是老牌的国有企业,相互间要达到一种平衡的整合,需要花力气和时间;第二是我们的业务架构整合及国际业务拓展,即如何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寻找到自己的机会,既大力拓展内需,又积极向海外扩张。与国内很多知名药企不同,西南合成是做原料药的,普通消费者可能并不了解。我们有很大的一块业务,就是出口原料药给全世界的制药公司。

还有一点,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西南合成的战略贯彻与执行。一家企业的战略,不是过去几年或者当前的所作所为,它必须是一以贯之、承上启下的整套体系,而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在企业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都得到贯彻并且坚持,否则就毫无意义。我要做的,是把这些战略也好,方向也好,变成一种具体的行动并坚持付诸实施。按照方正集团的战略部署,接下来西南合成要在医药这个方向上,包括医疗方面,以及在整个健康产业方向上,继续深入拓展。

做企业需要耐心和毅力。在中国实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家药企,如何去捕捉机会,让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就是我们所要奋斗的目标。

经济观察报:西南合成在企业重组、兼并、收购的过程中,具体是怎么做的?

李国军:企业的重组,归根结底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利益:一方面是对社会、对股东、对债权人负责;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对员工,包括对我所带领的团队负责。

西南合成对大新药业以定向增发进行重组的消息在去年的七八月份就已经公布,在今年7月份完成。2009年下半年,我们对两家药企进行了业务上的整合,真正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西南合成是一个以化学合成原料药为主的制药企业,但也有制剂的销售,有一个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在重庆,目前只有两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制药企业,一家就是西南合成。

重组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扩大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竞争力。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把两家公司的制剂业务全部放进了重庆方港公司;把国际销售业务全部放到了上海的方正拓康公司,雇佣了一批英文好、对欧盟和美国相关法律精通的国际型人才来做国际销售业务;此外,我把生产基地设置在重庆,因为这里有扎实的医药生产基础;最后,我将我们的技术研发平台设在北京,依托北京大学医学部,创立“方正创新基金”鼓励新药研发,让研发平台成为我们的技术储备库,从这个库里每年都能筛选出值得应用的产品,将它们规模化,推向市场。

今年西南合成与大新药业两个企业加起来的销售收入会超过10个亿。这其中,原料药的出口差不多在70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将近5个亿,占据我们销售收入的近一半;而另一半的收入在国内。我对这样的收入结构很满意。

总结一下,我们的重组,首先是在责任感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各方利益;同时要通过业务板块重组焕发企业活力,提升效率和效益,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另外,产品结构重组令收入结构更合理,能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抗金融危机能力。

西南合成重组的经验证明,经过股权重组、业务重组和技术整合,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产盈利模式,亦是对股东负责,对国家负责。方正是大型国有控股集团,西南合成是其一部分资产。国有资产和相关人的利益,没有在重组中衰减,反而得到极大的增强。

经济观察报:这期间有什么故事发生吗?两家企业重组,应该还包含着对拥有不同理念的人的整合。

李国军:首先我要说,我们非常尊重两家企业原有的文化。在重组的过程中,我们最大限度地让双方各个岗位的干部和员工都感觉被尊重,而不是让他们在重组的过程中迷失方向。在充分尊重理解的同时,全力推行重组的进程,比如两家公司都有制剂业务,同时有两位负责人,这个时候,其中那位看不清楚方向、无法理解企业发展理念的就只能出局。企业的重组,或多或少总会带来人事上的动荡,集团层面也强调尽量要多换思想少换人,但在思想理念无法转变的情况下,就只能是“不换思想就换人”。对干部岗位,我们是公开竞聘并面向社会广吸人才,能者上,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做事情。

经济观察报:大新药业实际上是解放前从上海搬过来的,当时叫做新亚葡萄糖厂,有悠久的企业历史文化,在被收购兼并过程中,是如何保持其传承的?

李国军:在企业并购重组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在贯彻公司主体文化的同时,允许被并购企业保留自己的文化。

大新药业与西南合成都属于生产型企业,多年形成的工厂文化独具特色。比如,每个车间班组都是一个特别抱团特别团结的小集体,比如在大城市里失踪已久的黑板报文化,比如集体活动时参与度特别高,等等。

并购重组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意尊重已经形成的良性文化。例如,现在集团大多数下属企业的内刊都是电子版,图文并茂还节省纸张;但是在这里独独保留了纸质的内刊,因为老员工比较多,他们大多把定期看自己工厂的报纸当成不可缺少的业余活动,那么就不能一刀切地变成电子版。小小一张报纸,可以说凝聚着几千人的热情。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理解目前的资本市场?

李国军:2009年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投资机构,比如各种各样的基金,有国内的,有国外的,但是在中国,专注于投资医药行业的基金比较少,国外相对做得比较成熟。

我们见过欧洲非常著名的投资基金,也见过不少美国基金公司,这其中包括索罗斯的基金,他非常看好方正。目前中国的医药界跟国外基金的合作已经开始出现,比如有一家名为VIVO的公司,已经投了浙江的一家药企,它和成都的康弘药业亦开始有合作。

今后随着中国医改的推进,在医药行业,兼并、收购、重组将会越来越普遍,而资本市场上的医药企业之间的整合,也会越来越多。

经济观察报:能否介绍一下西南合成的国际业务?

李国军:2004年,大新与西南合成加起来的国际业务以入只有1500万美元;2009年,则达到了7000万美元。

2004年的1500万美元,跟现在的7000万美元,还有一个区别,由于调整了产品结构,当年的1500万美元,几乎是不挣钱,而现在的7000万美元,毛利率估计就有40%左右。而这7000万美元收入的结构,1/3在美国,1/3在欧洲,1/3在印度。

每年我们都会参加各种各样的展会,买各种各样的数据,做市场分析。现在在欧美和印度,西南合成是比较有名气的,甚至比在重庆的名气都要大。

我们把国际销售业务放在了上海,拥有专业的人才,可以去跟美国药监局以及欧盟和印度的药监局交流,这是个系统化的过程。我们目前在海外经过认证的产品数量,已经超过30种。可以这么说,现在西南合成在海外经过认证的合规产品,数量上在国内药企中是排第一位的。

经济观察报:你是如何在中国大的政治环境下,去进行企业的谋略布局的?

李国军:企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其实际情况,讲究顺势而为,顺企业的势,顺行业的势,顺国家的势,适应这个市场环境去发展。

国家的医改政策层面,有几个重大利好,第一是卫生部已经允许民营资本参与公立医院的兼并和重组;第二个是国家鼓励创新药物的研发。

我们在北京有一个方正医药研究院,背靠北大医学部。北大医学部有几十个国家级的研究室,研发力量非常强大。其实,也正因为可以依托北大医学部,方正才能够做成健康产业。

还有,现在国家直接投钱来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医保基本医疗药物目录制度的核心就是将基本用药制度化,不仅仅是把产品制度化,也要从根本上把生产企业制度化,杜绝目前市场上的恶性竞争导致的产品质量下滑。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切身体会,现在的感冒药,似乎没有十几年以前那么有效了,一方面是我们的身体已经对药品有了抗药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市场恶性竞争导致药品质量下滑的结果。

目前医药行业内的重组并购,一定是未来十年到二十年的重要方向,国内一些企业,已经成功地演变成为医药产业的投资控股集团,它们的财务投资,甚至比我们走得更远。不出意外,到明后年,我们也一定会去并购一家优质的制剂类企业。

以原料药为基础,以北大医学部为技术后盾,以北大国际医院为终端,“一条龙”的医药板块架构,已经逐渐在我们的身上得到体现。

经济观察报:你认为中国的企业应持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李国军:就西南合成而言,目前它已经到了一个关键性的发展阶段,即在中国医改的大环境下,依托北大方正集团,将医药板块做起来。目前西南合成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磺胺类药物生产基地,中国西部最大的合成药物生产、研制和出口基地,中国医药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与重庆市重点支持的出口畅销品牌企业。

世界各地,我去过绝大部分地方,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引领的改革开放,放到全人类来看,也绝对是一个奇迹。我们完全可以将视野放到全球,我们有能力去取代更多的竞争对手。

诚恳地说,我认为我们这群人,是可以代表目前中国企业的中坚力量的,至少,能代表医药行业的中坚力量。我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去发展,去创新,尽一份微薄之力去推动这个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