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智慧对抗“囧”政策
导语:

经济观察网 评论员 汪雷  “囧”者,网义尴尬、郁闷、无奈也。

回首2009年,一系列“囧”事件的主角,依然闪现政府部门的身影。

虽然GDP“完美保八”令国人傲首,但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依然让政府挠头。按常理,金融危机之下,失业上升、收入下降,可说“天经地义”。但一些部门急于粉饰太平,为了彰显救经济政策奇效,频频“放卫星”。于是,8月份时,我们看到上半年城镇职工收入增长13%;北京号称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富裕水平;9月份,我们又迎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率57%的大“利好”。

看着这些“喜讯”,国人心中窝着一团火还无从发泄。因为这些数据都是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纵使你我他的亲身感受均不非如此,依然无法证伪这些数据的对错。

中国网民用他们的智慧觅得了释放这种愤懑情绪的方式,他们创造了一系列新名词——被就业、被增长、被幸福……

“被”事件随即成为网络和媒体关注的焦点。

很快,大学毕业生就业证书造假的新闻铺天盖地而来。而统计部门也被迫出面解释工资统计主要包括的是政府、事业单位和国企。政府部门发布的“喜讯”成了越描越黑的坏消息。

当一些部委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艰难”地为国人释疑时,在那个时点上,他们的心里多少会有点“囧”。

纵观近几年发生的一些大事件,网民总是参与其中而且不听“招呼”。于是,匪夷所思的 “绿坝门”事件,粉墨登场了。

今年6月,一款保护青少年免遭网络不良信息毒害的软件“绿坝”,被要求必须在全部新生产电脑上安装。

政府部门是否暗箱采购、软件质量低劣等问题,不再赘言。该事件的根本要害在于,有关部门借“打黄扫非”之名,行网络言论操控之实,以图把“刁民”变成“顺民”。

所幸,国内外一片反对声中,高层官员迅速“拨乱反正”。“绿坝”最终在网民一片欢呼声中“囧”然收场。

要是把“绿坝门”事件看作中国网民一场精神保卫战的话,那眼下闹得火热的“电摩标准”,就直触国人切身之痛了。

中国有1.7亿辆机动车,1.2亿辆电动自行车,如果电动自行车真走机动车道,滚滚车流之中,不知会增加多少起恶性交通事故,更不知有多少电动自行车主会葬身车轮之下。眼下,这个无厘头的“囧”政策也已暂缓实施。

如果说“绿坝门”从个别部门的“执政”逻辑来看,还有那么一点合理性的话,“电摩标准”这个纯粹缘于利益争斗的政策,已经荒谬到无视常识的地步。我们很难理解这样一个政策何以能够出台。

2009年的这些“囧”事件,反映的仍然是政府部门执政过程中一贯的霸道和傲慢。这些政策的制定者,无视基本现实和普通民众的呼声,只知粗暴地灌输和推行。

幸运的是,随着全民网民化,网络成为阻止这些“囧”政策进一步酿成悲剧的最有力武器。

这让我们事后能以谈笑的口吻回味起这些事件。而不至于像去年的瓮安少女之死和真假华南虎,最终引发全民的愤怒。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对待民意上,政府也采取了比以往更为积极的态度,更加坦诚并知错能改。

不过这样还不够。我们无法假设,如果没有网民的倾力介入,一切是否还会改变?这个岁末我们是否还笑得出来?

但我们知道,中国网民人数至今不过3亿多一些,而中国人口规模却已超过了13亿。我们无法假设那些还没有学会用网络表达的地方,将如何面对那些“囧”政策和“囧”事件。是否没有网络表达,诉求就会变成一种奢望?又或者一旦失去网络上关注的目光,一些官员们也将再次变得坦然和无忌?

如果只能在网络这个匿名的不算那么公开的世界才能真实地表达,如果因为看到网聚了人的力量,政府对表达的尊重才成为可能,这样一种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官民互动会是多么脆弱。

在2009年岁末之交,如果我们感谢中国网民智慧的同时,也感谢政府的开放和对民意的尊重,就应该期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网络的世界依然畅通无碍。

但这不是我们最终期待的胜利。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