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撤离:叹一个独立媒体的倒掉
导语:对搜索结果独立性的坚持会更加成为行业的紧迫性议题,这跟赚钱不赚钱是两码事。

读者:黄陈锋

2010年1月18日

1月12日,谷歌高级副总裁在公司官方博客宣布,“不愿意继续审查google.cn搜索到的结果”,可能将关闭谷歌中国。当天立即有竞争对手挖苦谷歌“市侩”,企业家称其“愚蠢”,而更多网友则扼惋叹息。在我看来,谷歌无疑是互联网时代的超大型独立媒介,它的黯然离开,令人对中国媒体的独立进程再添忧虑。

放眼人类历史,从结绳记事到互联网时代,每个阶段的媒体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今天,互联网的冲击波渗透到各行各业,不可阻挡,挖掘曹操墓的考古学家们也时刻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重要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互联网本身。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早就指出:媒介即信息。最大的信息并不是媒介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在任何一个时代,技术变革都是媒体变革的先声。搜索引擎通过没有倾向性的

技术手段,网络的海量信息才能被人们准确打捞、激活,加速传播,而避免谣传和讹传。

广义来说,媒体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它不仅仅是新闻媒体,今天,互联网是全球最大的媒体,搜索引擎是最强势的一个。互联网最吸引人的是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里,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接收者,在以秒计算的时间里,迅速实现信息的接收、反馈和再传播。媒体早已蜕下神秘的外衣,百姓日用而知,每天驾驭互联网在“地球村”里呼吸吐呐。

近十多年,中国网民每年都在激增,网络已经成为公民生活的必须品。和现实社会相比,网络是一个更大的公共空间,在网络上,人们娱乐、购物、做生意,制造并传播新闻,特别是维权。许多的公共事件都是通过网络蕴酿、爆发出来,最终推动了社会进步。在这过程里,一个忠实于搜索结果的独立引擎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谷歌称不愿意继续对搜索结果进行审查,宁愿退出中国,有其坚持的理由。不久之前,谷歌就搜索结果中出现一张涉及种族侮辱的照片: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被恶搞,头像变成猴子。谷歌当即致歉,但拒绝删除图片。可见,在维护搜索结果的独立品质方面,谷歌没有对中国使用双重标准。

可以相信,在互联网的品质丝毫不会因为谷歌中国的撤离而减损,中国还是中国,网络还是网络。在搜索引擎方面,对搜索结果独立性的坚持会更加成为行业的紧迫性议题,这跟赚钱不赚钱是两码事。在其他方面,YOUTOBE、维基百科、推特等网络媒体,则会因充分保证传播的客观性与交互性,在人们心中留下位置。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