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带来的经济思考
导语:国家应该严格合理的控制特殊性的商品领域的市场流通,将从根本上控制住经济的泡沫化源头!

读者 佚名

2010年3月1日

经济观察网编辑:

本人从事建筑行业工作,以亲身的经历讲述这些年对房市的体会!2000年学校毕业的时候,金山新区刚开发,第一个小区的售价1300元/平方,大家还是觉得房价不便宜,地方较偏僻没人敢去买,那时侯的工资是700元/月,只能站在鼓山上去遥望!2000年至2003年福州的房产涨价第一阶段,2003年之前,房价(含最高的)4000元以内,均价在2000元~3000元/平方,因为工资比较低,大家还是觉得贵!2003年至今房产高涨的阶段,均价平均每年大概涨1000元/平方,试问三居室100平方一年总价涨多少?——伟大的经济学家,漂亮的GDP数据后面,大部分老百姓的收入又涨了多少?可支配性收入又涨了多少?

上述现象,是中国地产这些年高歌猛涨的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奇迹——确切的说是政府圈地的经济奇迹!2000年至今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为什么中国经济在这个阶段会高速发展?是中国的睿智的经济学家和政府的政策得力?还是兼有其他原因?在我的理解是,政府圈地的经济奇迹——以卖地换资金推进基建和其他事业的经济奇迹!2000年福州的土地价格大约是50万/亩,到2009年,福州的土地价格大约是600万/亩,请问土地涨了多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多少?政府这样的财政收入合理吗?所以土地实行市场竞价流通是政府变相的财政克税!

2000年福州的人均年收入是15000元左右,到2009年福州的人均年收入36000元,人均收入增长多少?计算的年均收入增长率公式:15000元*x%9=36000元,年均收入增长率为10.2%!房产价格又涨了多少?计算的房价涨价率公式:1300元/平方*x%9=8500元/平方,年均房价涨价率为23.1%!收入的10.2%增长率相对于房价的涨价率23.1%来说,意味着什么?结果就是:百姓可支配性收入被地产盘剥倒退了!不是象光鲜的GDP所描述的经济现象,GDP没有真实的反映大部分人真实的综合经济状况!

泡沫经济的本质是什么?泡沫经济的本质是:错误的经济学知识或政策,通过GDP等错误的概念,通过货币套现手段,剥夺消费者财富,变相的财富转移和财富集中,歪曲或虚涨了客观的经济状况!为什么这么理解?就象市场的房价拼命的涨(泡沫化),但是房价无法无限的涨上去,因为房价只有一个客观真实的市场价值,超过这个价值部分的价格,都是市场供需扭曲所致,导致涨价。涨价到这个泡沫破裂的时候,最后出售的人获得巨大的货币购买能力,而最后购买的人来承受超出其实际价值的社会负担。当市场供需平衡的时候,货币反映了商品的真实价值,当市场供需失衡的时候,货币将错误的反映商品的实际价值。国家经济增长的阶段,商品价格上涨,现行的货币体系内以生具来的携带了泡沫的成分,到泡沫不可持续的时候,就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所以,要摆脱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钟摆规律,就必须革新目前全球实行的货币体系,矫正货币和供需关系之间的失衡,或重构商品价值的转换机制——去货币化!就象90年代末期,日本的泡沫经济数据描述东京市的地产总市值,高于美国全国的地产总市值!结果呢,说明了日本的真实经济比美国强大吗?只说明了一个问题,日本的经济学家白痴!试问中国有多少白痴经济学家?或是中国经济学家的知识里有多少白痴的成分?决定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哪里?

试问中国的经济学家,经济的本质是什么?是GDP的虚涨?还是大部分老百姓可支配的收入增长?GDP上涨了,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就会上涨吗?轻徭薄赋是古来中国明君盛世的基本经济政策,因为轻徭薄赋让老百姓有更多可支配收入,去改善他们的生活,促进良好有序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经世以济民,终极目标是改善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而不是GDP,GDP经济概念不能真实的反映百姓的经济客观状况!客观形象地说,GDP就象人的嘴巴,只知道吃进去多少东西,却不知道吸收了多少,和排泄了多少废物;排泄的废物对于人体一点益处都没有,无用或泡沫化的GDP就是国家经济的排泄物!正常的人,吃的多吸收的多,不正常的人吃的多吸收的不一定多, 而目前的GDP经济概念知识,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假设之上——市场经济是完全健康的!事实是,世界上没有任何经济体是完全健康的,就象人一样,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的!现行的市场经济理论,里面有一个很谬误的供需关系,将所有的商品全部简单化、统一化为市场供需关系!实际中的理解是,供需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消费者的需求特性去划分为:一般性供需关系和特殊性供需关系!一般性供需关系指普通可再生性和非必须性消耗品,例如液体饮用商品,消费者可有很多选择,可乐或雪碧,当价格上涨的时候,也可以放弃购买,这时候的货币选票拥有了消费者自主的声音和自我掌控的能力,所以,在一般性的供需关系的商品领域,不会产生大的市场泡沫!特殊性供需关系的商品领域,例如盐巴这种商品,只要人类存在,你就必须消耗这种商品,即使价格上涨到消费者无法承受的高度,为了生存,你必须购买。就是这类生存必须性的商品领域,扭曲了一般性供需关系,成为特殊的供需关系,不服从目前现行的货币和价值转换规律,商人在这里投机(完全市场化),必然导致价值泡沫化(即经济泡沫化),居住性用房也是老百姓必须消费的产品。目前的证券理论,比货币更不能真实的反映商品及资产的价值,而是反映了资本的心理的供需关系!所以,地产和证券交易市场,是泡沫经济(经济危机)的两大最主要的温床!上述经济悖论,西方的经济学家没有解决,这是交给21世纪中国经济学家破解的经济命题,是中国在经济知识领域可以作为的机遇,是中国再次复兴的经济知识根基。

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基本可以分为两部分组成:生存性保障条件和非生存性生活条件!百姓生存性保障条件主要包括:吃、穿、居住的保障条件!所以,在吃的方面,自古以来,国家就严防粮食和盐巴的倒卖;穿的方面,目的是保暖,选择性比较强,以及织物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市场流通的比较自如,也未出现哪个朝代因为织物贸易危害到国家安全!居住房是百姓安全的保障,没有居所,就没有条件维护家庭的安全,无法在休整的时候保障不受罪犯的攻击!所以食品、织物、居所是老百姓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人人生而平等,应有获取这些生存基本保障条件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居住用地应该是百姓生存的战略性资源,应该严格限制其市场竞价流通!如果百姓不能有保障的获得这些生存条件,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社会制度存在缺陷,需要变革!

本人从事建筑业9年,有些基础的造价知识,对于中国的房价是如何涨得这么高,无比的费解,就象除陈景润之外的人看到歌德巴赫的猜想一样的费解!

宪法规定,土地是国有的,即百姓都平等的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从宪法的角度理解,土地是公有的,广大百姓的,即百姓拥有土地使用权!理论上说,百姓不应该交纳居住用房的土地费用,实质上盖居住用房,会产生国家的配套设施成本及管理费用,应该合理的交纳居住成本税!目前组成居住房产的价格主要包括:土地出让费,建安成本,地产商利润,国家税收四部分!其中很明确的是建筑安装成本:大约在800~1500元/平方之间,其中包含现行建筑法规验收规定要求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社区绿化。试问中国的经济决策者,是如何把800~1500元/平方的建安成本的商品房,通过你们的无形的手把它调节到8000~30000元/平方的市场销售价格?你们的经济决策,能维护大部分百姓的利益吗?能缩小国家的贫富差距的扩大吗?


国家应该根据土地的用途,实行合理的土地出让管理政策!对于商业用途的土地,实行市场竞价调节!对于百姓居住房用地,应该限制其进入市场竞价流通!实行这样管理的依据是,前者是公民牟利的购地行为,后者是百姓生存的用地行为,牟利实行竞价竞争。居住用地,是公民生存权利的基本保障,任何人和组织都不能去剥夺!目前的经济政策,无视百姓的居住权利,过高的抬高地价,使得不少百姓无法拥有住房!2009福州市房地产楼面土地成本高达3000~8000元/平方,试问房价又如何不飞涨?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房价的飞涨?主要是国家政策因素,管理者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居住性房产的特点,错误的将居住性房产纳入到普通的商品管理区域。土地不同其他商品的最显著区别是:1、不可再生性。地球尺寸固定不变,表面上的每块土地都不可再生。2、唯一性。就象任何球体一样,球面上的每单位面积都是唯一的。3、      需缺性。每一块土地,都必须在其本身的地理位置使用,无法挪动,决定了它的需缺性。居住房与其他商品最显著区别是:1、必用性。任何活着的公民都必须保障自身的居住需求。因为土地和居住房的这些特性,使得国民争相抢购,致使商人囤积居奇,哄抬房价飞涨。

目前中国老百姓,经常性支出的项目按重要程度顺序排列:吃穿、教育、购房、医疗、汽车、旅游等。其中,除了购房之外的其他项目的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逐年呈下降的趋势,这是国家的进步值得肯定。但购房的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却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接近人均年收入的30倍,这个数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普通老百姓个人得30年不吃不喝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套3居室。国家应该将房价和收入比系数控制在一个什么范围才合理? 

目前的实行的房产政策有哪些危害?主要表现在:1、恶化国家经济环境。过高的房价,成为百姓的沉重负担,掏空了百姓可支配性收入,降低国家经济活跃程度,致使经济失衡,滋生政治腐败!2、社会财富集中化。财富向少数利益阶层集中,造成国家贫富差距的扩大,埋下国家不稳定的祸根。3、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根据目前的经济学知识,虚涨的房价推高了社会GDP,但与真实的价值不附,加速经济的泡沫化,从而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4、迟滞国家经济转型,降低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

过高的房价,仅凭正当的收入无法解决债务问题,百姓口袋没钱,迫使他们想尽办法增加自己的收入。1、经商的商人就肆意的提高商品的利润,增加商业收入来平衡地产涨价的造成的家庭收支失衡;2、有生产资料的人,通过提高生产资料的租赁费,来平衡地产涨价的造成的家庭收支失衡,致使社会商品生产成本的增加,最终加到商品的成本内,降低了百姓的购买力,从而加聚了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3、正常的国家工作人员,例如老师、医生、公务员等,因为工资的涨幅远远低于房价的涨幅,实质上是降了工资。所以,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收入来平衡支出,把手伸进国库和其他相关对象的口袋里!老师掏学生和家长的口袋,医生掏病人的口袋,公务员掏国家的国库!国家实行的以薪养廉为何未见成效?主要的原因是收入的涨副跟不上开支的涨副,而购房开支在所有的开支中占有最大的一块!中国人拼命的叫看不起病,主要原因在于:1、缺少可支配性收入。被房产掏空了购买力,没钱。2、医生及医院抬高了看病成本,来获取最大化个人利益,造成医疗行业失序发展。 

房产政策失当致使国家经济失衡。目前的房产政策造成的后果:1、使许多富有的人有利可图,年均30%的回报率,高于大多数行业投资的收益率,使得社会资金高度向地产行业集中,造成其他行业资金不足,从而使得国家经济失衡发展,不利国家经济转型。2、同时,使得大部分百姓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在食品及房产、教育上,没有闲钱从事其他的活动,实际上阉割了中国的服务业的发展!做一个假设:一套100平方的住房,降低1000元/平方的售价,一个家庭节省支出10万元!10万元可以为其家庭提供多少教育机会?多少医疗机会?可增加多少旅游机会?可以增加多少购车的机会?可以增加多少购物的机会?因为增加了百姓的消费能力,内需将更加强劲,摆脱对出口型经济依赖的可能性越大,国家经济将获得空前的发展,将再次腾飞,可以这么说,国家经济的再次腾飞将建立在房产政策及体制的改革上。目前虚涨的房价有很大的泡沫成分,国家怎么把这部分泡沫挤掉将关系到民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财富集中化。因为住房消费的必须性,使得房价有了飞涨的前提,房价的飞涨将社会财富集中到这个财富链的顶端,而底端的消费群体,将更加的贫穷,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财富过分集中,将会使社会资源向少数人倾斜,从而使得这部分人更有能力去影响国家的政策,维护其阶层的利益,产生失当的经济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失当政策的累积,必将积累民愤,从而危及国家的稳定。

目前中国各地地方政府以发展房地产为首任,从而走上地方政府的卖地养政之路!这样的以地养政之路必定不可持续发展,土地卖空之日,便是地方政府病入膏肓之时。因为地产吸纳了很多资金,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严重的资金不足。国家应该出台政策,控制地方政府卖地所得的利益,激励地方政府将经济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扩大和升级地方产业链!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税收的增加,而不是以卖地盘剥最基层的老百姓来发展经济——繁荣有很多种办法,繁荣不是不合理经济政策存在的理由!

为什么地产和股市是经济泡沫的温床?因为地产和股市的涨价,仅仅是价格的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不能真实的反映其真实的价值。居住房这样消耗性的产品不具备普通商品的价值特点,就象一块饼干,被吃了,进了肠胃系统就没有了经济价值!居住房也跟饼干类似,进入了拥有者的使用环节,就失去了商品的价值。为什么,因为你卖了你自己没得住。所以,只有未进入使用环节的住房才具有商品价值。地产泡沫的本质是没有进入使用环节的房产重复交易,重复套利,造成房价的抬升,从而虚高了地产的实际价值。 

中国要复兴,必须在经济上赶超发达国家!经济上要赶超发达国家,应该使社会财富更加平均的分配,西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通过各种宏观的经济手段,提高了普通老百姓的收入!西方国家,财富实行的是一种通过税收从百姓到政府的转移,然后在通过社会福利从政府到百姓的分配。这样的财富调节,带有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固有的虚伪性,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通过社会福利来掩盖资本家剥削的真相,带有隐蔽政治欺骗性!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直接还富与民,增加百姓的收入,尽可能的减少百姓的支出,从而解放百姓的消费能力,让社会资源更均衡的流向社会的各个领域,促进国家经济的均衡的发展。将房价控制在较低的价位上,将在许多方面对国家经济有益,例如消费能力,自我保障的商业医疗保险,教育投入等方面。百姓对教育的投入将提高整体的国民素质,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所以,要超越西方国家,必须在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革新经济发展的模式,不能走西方世界曾经走过的地产道路!西方是土地私有制,而中国是土地公有制,中国政府更有资源通过土地政策调节,通过合理的计划控制,迅速提高人民的购买力,目的是还富于民,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这里我要向中国的经济学家请教第一个问题;中国的工人和欧美的工人生产相同的一件商品,从现行的经济学知识判断,理论上他们的劳动应该是等价值的,为什么现实中中国的劳动者的劳动价值仅仅是欧美劳动者的数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向中国的经济学家请教的第二个问题:1克的黄金,不管在中国还是欧美,理论上是等价值的,为什么经过现行的货币转换,1克的黄金在中国和欧美对同样一件商品的购买力却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现行的世界货币体系,西方国家通过对资本的把控和价值扭曲,从而剥夺发展国家的财富,甚至危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达到维护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中国要强大,不能被西方世界的货币政策牵者鼻子走,不然中国将走上日本的不归路,将日益无法跟西方国家相抗衡!中国要真正的复兴和强大,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现行的经济理论知识,建立能真实反映生产和商品价值的经济体系,维护人类的公平和正义!中国将赢得全世界的尊重! 

国家应该严格合理的控制特殊性的商品领域的市场流通,杜绝投机性倒卖,将从根本上控制住经济的泡沫化源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