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苦与乐
导语:等车、挤车、堵车,我看到了真实的“两会”侧影,更意识到“两会”距离我们如此之远,却又如此之近。

东单大街上挂起了灯笼。刘伟勋/摄

经济观察网 刘伟勋/文 3月2日晚上回到家里,已经将近10点,女儿早已睡着。爱人把热好的饭菜端来时,我才想到吃饭的事——从上午到现在,我只吃了半袋饼干,但并不觉得饿。

今天是采访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第一天,我这个老记者兴奋而又焦虑。一整天下来,我最深的感触是,采访“两会”很辛苦,但苦中也有乐。

我们的“苦”主要是物质方面。我们没有采访车辆,没有宾馆房间,没有地方吃饭,经常需要挤公交、地铁,需要到处打游击,需要自己带干粮。

我曾见到一些体制内媒体的优越待遇。他们坐专车,住宾馆,吃会议餐,有些是会务组提供,有些则是单位付费。这些同行的工作也很轻松,他们甚至可以忙里偷闲地看视频、上淘宝、打游戏。

但更多的媒体,则和我们一样,为抢新闻而辛苦并快乐着。这快乐既包括约到代表委员时的兴奋,交流时的收获,文章发表时的成就感,也包括工作之余的点滴花絮带给自己的会心一笑。

列举几个今天自己坐车时无意间看到的花絮。

早晨等车时,一些排队许久的乘客对姗姗来迟的公交车抱怨不已。司机解释说,快到长安街时因为过“两会”车队而限行,自己也没办法。遇到吵着要投诉的乘客,她无奈地说,你要反映意见,就反映给市委。

中午因为急着赶到另外一个地方采访一位知名的全国政协委员,我从北五环旁的北京会议中心门口打车前往建国门。出租车司机说,平常这里不好打车,现在为了服务“两会”,北京市15家出租车公司被要求每天轮流派车到门口等候乘客。他在言语之间,透出一丝光荣,多少也有些无奈。

晚上在公交车站等车时,发现街上除了明显增多的警车和警察,还有一些新变化。比如,长安街两侧的主要建筑都插上了彩旗,东单大街上还挂起了一长串灯笼。这或许是为了增加“两会”的喜庆气氛,淡化重要人物、重大活动可能给这座城市带来的紧张和不便。

如果不是吃过等车、挤车、堵车的苦,我不会看到这些真实的“两会”侧影,更不会意识到它们所折射的现实——“两会”距离我们如此之远,却又如此之近。

这正是采访“两会”的乐趣所在。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