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巴巴一系列变动经过谋划后渐渐浮出水面。除了在美国拿出3000万美元打广告吸引买家外,阿里巴巴推出另外6种语言服务,包括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俄语。与eBay的合作也传出风声——eBay旗下的支付系统PayPal希望成为阿里巴巴新国际市场业务Ali Express的网络支付系统之一。如果传言成真,双方可以在市场上互换优势,交易资金通过这一工具从美国流向中国。
这种扩张,被认为很有难度。亚马逊、雅虎、eBay曾经都尝试并失败。马云带着讽刺的口吻对英国《金融时报》说,阿里巴巴不会坚持把自身的商业模式应用到陌生的市场。“在看到了(全球化)对eBay、亚马逊、雅虎的影响后,我们应该如何走向世界?这些网站都面临困境。我们不会跑到印度说,我们想原封不动的复制自己在中国的商业模式。这不是真正的全球化,这是占领。”
当年eBay在中国失败的原因最终被归结于,它试图用外国管理者和管理技巧来征服中国市场。文化、商业的壁垒成为任何一个商业体全球化的障碍如果亚马逊在中国的失败形容为带着镣铐跳舞后,解下镣铐却不会走路了。那么阿里巴巴的全球战略,就像是一个自由人被戴上镣铐后的反应?行动迟缓还不怕,万一官司缠身动摇了其根基,那么不仅在国外失了信任资本,还会在国内失了信心。
相比起当初失败的同行,阿里巴巴有一块更为坚定的革命根据地。
蚂蚁军团革命
最新的数据于3月16日公布:阿里巴巴布200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称,2009年全球注册用户超过4770万,付费会员近62万,新增共970万名注册用户、220万个企业商铺。1688.com上线当天,首页批发客流量达639万,这也相当于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义乌小商品城1个月的人流量。
实际上,这是蚂蚁军团的一次成功革命。阿里巴巴之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总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不得不依赖于一些处于优势的大型商业体,他们可能是原料卖家、渠道、代理、采购、甚至是握有订单的对手。因为个体的无足轻重,他们悬浮在商业社会之中,漂不上去、沉不下来。
阿里巴巴商业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假设中小企业是从互联网中获益最大的企业——因为互联网向他们提供了接触买家的渠道,而且这种接触的广泛性让这些企业对在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客户的依赖大大减小。
“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采购商,曾灭掉了许多中小企业采购商。但由于互联网的出现,现在大部分中小企业采购商和销售商都已经把生意做到世界各地。因此,我认为世界已经改变了。我坚信小的就是好的。”马云这样说过。
阿里巴巴CEO卫哲表示,“阿里巴巴是我们中小企业蚂蚁兵团的领军人。”蚂蚁起义,阿里揭竿。中国千万中小企业的信任,才是阿里巴巴目前最核心的资产。他们掌握着全球可能最便宜的人力、最多样的生产资料、最省成本的技艺、最大的生产量、和最“因你而变”的订单处理能力。
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阿里巴巴也开始巩固后方。2010年,被阿里巴巴定为“服务年”。阿里巴巴刚刚对自己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极大的变革。当时这家交易平台为了提高渗透率,大幅度的降低了向中国出口商收取的会员费。
尽管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状况比其它国家要好,但中国国内贸易已经放缓,这影响了阿里巴巴的一大块业务——其注册用户中有2870万都在国内市场。为了减轻此次打击,阿里巴巴已经帮助原本难以筹集资金的中小企业顺利获得逾10亿元人民币贷款。
马云表示:“我们集团还有逾2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而且中国的互联网正在发展,一切都很好,所以我们生存下来轻而易举。但如果我们的客户倒闭了、我们服务的中小企业消失了,那将会是一场很大的灾难。”
阿里巴巴正做着穆罕默德·尤努斯所做的事。在他所倡导的穷人银行——“格莱珉”的小额贷款方式中,证明“穷人更有信用”,他也因此成为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阿里巴巴集团计划投入500万美元与尤努斯建立中国的“格莱珉”,这是阿里巴巴集团历史上最大一项单笔捐赠。
另外10亿花在保费上。3月15日阿里巴巴宣布,即日起建立国内首个“小企业商业信用体系”,用10亿元设立先行赔付的企业诚信保障金。
平的世界
但对马云自己的公司来说,一个更大的改变就是集团所关注地域的调整。马云说:“在金融危机之前,我们帮助中国产品销往海外。现在,我们正在思考帮助世界其他地方的中小企业,帮助它们进行跨国销售,帮助它们销往中国。未来10年,我们将会从一个纯粹的中国出口中心,转变为一个中小企业交换产品的全球性平台。”
“Find it. Make it. Sell it”这是阿里巴巴在美国的广告语。据消息人士称,阿里巴巴计划为此投放的广告费绝不会止于3000万美元。
阿里巴巴开始变得一视同仁。这家公司对其收费模式进行了一些变革,“金牌供应商”会员资格扩展到中国以外的供应商,并只向已有会员提供高级会员资格。
11年前,阿里巴巴在成立时就创立一个英文版的国际站点,作为中文站点的辅助。如今,阿里巴巴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这个拥有数量庞大的中国供应商服务的国际业务平台。但其在美国发展缓慢。要吸引美国小企业用户可能并不容易。很多自己创业的企业主仍满意于在eBay上进行大笔采购然后进行销售。
国际商业终将争取到自由,这是一个趋势。谁将主导这一趋势?很明显,互联网成为有希望的候选者。冗长的传统渠道,其优势与利润空间变得多余。很多传统渠道商往往一觉醒来,就发现原来江山已失半壁。
阿里巴巴希望能够扮演这一国际趋势中的具象英雄。为此,他开始向着纵深发展。阿里金融、阿里学院,还有……阿里传媒,陆续出现。但与此同时,一种不安的情绪也正在蔓延。
今年3·15之前,很多预测认为网购问题将成为央视晚会的重点曝光对象,可是这一预言并未成真。但是又有新闻暴露,阿里巴巴早已是3.15的重要广告客户。另外,更有传言称:马云正在争取国际身份,这位阿里巴巴的标志人物可能也在找一个“全球化”的面目示人。
人人害怕巨无霸,因为他潜在的能力可以翻云覆雨,草菅人命。就算这是个善良、正义的史瑞克,那高大的身影也会让与他合作者胆战心惊。最值得质疑的问题是:当所有因你而变,因你而建后,谁来担保你不会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