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者的“认知不和谐”
导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场这个词逐渐深入人心,某些明星职业经理人把情商高高地置于智商之上,认为现代竞争,拼的是情商而非智商,林黛玉受欢迎的程度明显降低了。大家渐渐觉得,这个病弱敏感的美丽少女,像玻璃一般易碎,可那张嘴却又像刀子一般锋利——以这种态度行走江湖,岂能不四面树敌?

但是很多年前,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拥林派的人数远比拥薛派多得多,那个时候,人们更倾向于喜欢直率天真的姑娘,而不是圆滑的面面俱到的卫道士。

回到书里,林黛玉受欢迎的程度如何?

用一个词来形容,毁誉参半。当然了,作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在世界上必然就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所有人都喜欢一个人或者都讨厌一个人的极端情况或许存在,却也十分少见。

林黛玉得到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的爱,那是贾宝玉,另外一个病弱敏感直率天真的少男。她同时失去了她一生也很重要的一个人的喜爱,那就是王夫人——在荣国府只手遮天,翻云覆雨的中年妇人。

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不能用不喜欢来形容,我们可以直接了当地说,王夫人极其讨厌林黛玉。为什么?书里没有详细说,我们只知道,在林黛玉寄居荣国府的岁月里,这位嫡亲的舅母和她之间的交集极少,不见这位姑娘请安问好,也不见这位夫人嘘寒问暖。在薛宝钗因为林黛玉行酒令时候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而半开玩笑要审她的时候,林黛玉听了一顿教训,却前嫌尽去,因为从未有人和她说过这些做人的道理——一个没了娘的孩子,被扔在一个温柔富贵乡里放养着长大,养成这样的性子,于我们读者而言是幸,于黛玉而言,却大约会埋下不幸的根源。

王夫人不待见林黛玉,大抵是因为不待见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后者未出阁时做过真正的千金小姐,其做派在十几年后仍然让王夫人在闲谈中感慨不已。这个母亲可能很像黛玉,美丽、聪慧、有点小性子、不够温柔敦厚所以喜欢挤兑人。因为她相貌平庸资质平常,像锯了嘴的葫芦的王夫人,想要喜欢她是很难的。

这厌恶延续了下来,十几年后当王夫人把持荣国府的大局,厌恶转移到那个孤女身上。更有甚者,转移到那个眉眼有些像她,可是性格更像爆炭的丫鬟身上。一见了,便要忙不迭从病榻上抓起来赶出府去,决不能留在眼前当眼中钉。

由贾敏而起的厌恶根源,其实也是后人瞎猜的。有时候,这种情绪并无特定的根源,恨有时候和爱一样,不需要理由。问题在于,它一旦产生,就很难转变。林黛玉如果伏低做小,曲意奉承王夫人,能改变王夫人对她的厌恶吗?可能性很少,因为无论她做什么,做对了,会被自动过滤,做错了,会被无限放大。用一句张爱玲的话说,一旦这恨形成了,那么她就呼吸也是错,活着都是错了。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理论叫“认知不和谐”,人大脑中相信的东西和他们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东西总是会有些脱节。所以,我们越是坚定地相信某个想法,就越难接受那些和它不同的想法——不要说什么事实胜于雄辩的话,人的眼睛和大脑,是会选择性接收信息的。

这种“认知不和谐”的存在并不一定都是坏的。有句话叫偏执狂才能生存,大部分的创业者,在企业初创的时候,常常会处于一种被世界怀疑的尴尬境地。那个时候,他只能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外部世界的批评指责以及某些足以证明他实际上错了的事实,被他有意无意地无视了。

这种不和谐,能让人坚定地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走下去,不轻言放弃,也绝不动摇对自己的信心。只是,王夫人的故事告诉我们,上位者常常是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的,所以他们的认知不和谐的程度比普通人更甚,想要改变他们的航线,就更加困难。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