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城
导语:与产业转型不能靠世博会一蹴而就同样的道理,文化的重建也不是一次盛会能解决的。一个城市的气质要百余年积淀形成。

经济观察报 胡怡琳/文 中国商人冯福田的中国化妆品之梦将在2010年重燃,他创办的广生行所开发的粉嫩膏,在1915年亮相巴拿马世博会近百年之后,其母品牌“双妹”将在它的诞生地上海正式复出。复出并非易事,和百年前,“双妹”与英国夏士莲在上海打响第一场民族化妆品品牌战的时代相比,中国日化产业市场已几乎全是外资的身影。

在开埠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海的城市肌理由于内外因素的冲击而被改变了许多。曾经的上海受益于一战之后的侨民回国潮,聚集了大量的民族资本,同时又因为20世纪30年代前后大量外国人的涌入,而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放、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东部城市。这一切为上海奠定了成为中国最早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城市的基础。

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深入,城市的商务成本日益抬高为周边城市产业的起步埋下了伏笔。上海正在经历历史上最为艰难的抉择期。人们甚至担心,这座最早享受到西方工业化好处的城市已经逐步迷失了自己的角色定位。

于是那些曾在食品、电器、纺织、机械制造等领域诞生的显赫品牌——荣记湖丝、金星彩电、华生电扇、梅林罐头、冠生园糖果、泰康饼干、鸿翔时装等。无法和“双妹”一样,在全球化和高速发展的扩张中摆脱没落的宿命。

这个城市的管理者们在借鉴了西方成熟产业的变迁历史之后,在21世纪初提出要将第三产业作为城市未来转型的新动力。不过,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自2001年以来,上海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生产总值50%之后,这一比例始终在此水平上徘徊难前。到2009年仅达到了59%左右。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没有一个城市的第二、三产业会度过如此漫长的纠结期。

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经济与区域经济研究所主任陈维认为,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传统的制造产业升级较慢,高端制造业则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

2003年以来,外资在上海支柱型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中的投资比例始终保持在70%-80%。中国在金融服务上的尚未全面开放,也为第三产业服务业带来了禁锢。

投资过热触发了国家在2004-2005年展开宏观调控,矛头直指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一度受阻。上海在发展方向上有些茫然。2001年所提出的七大重点规划产业,除了房地产异军突起,其他六大产业仍然缺乏强劲的竞争优势。

上海做过很多尝试。2003年,上海市“降低商务成本试点区”推出,由嘉定、青浦、松江三区开辟试点园区,由于总面积为173平方公里,而被定名为173计划。“173计划的政策意图十分明显,就是希望阻止投资外流。”嘉定工业区开发办一位工作人员回忆。

然而,“拦截”计划最终仍未阻挡住产业和城市梯度向外扩张发展的洪流。


由于上海商务成本的不断抬高,上海原有的制造业企业有动外迁的意愿,这给城市管理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正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困难,既不放任产业外流,又不完全用行政手段把产业要素积淀在上海,这是一个重大考验。”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王郁说。

城市管理者们还有更大的考验,经济衰退给世博会在上海的运营带来了挑战。

一些观察人士担心,人们过分夸大了世博会为上海城市转型带来的机会。他们认为,全球经济发展已经不像20世纪初期,技术和成果的交流在当下常态经济活动早就已经可以做到。

“世博会本身对上海产业经济的影响还很难定论,”王郁说,“但对上海来说,利用世博这个机会让轨道交通上了一个新台阶,对城市化绝对有作用。但交通只是一个方面,还有教育、医疗等城市公共服务的配套需要同步。”

“世博会的意义更在于,带给人们新的理念,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增强城市影响力,提供更丰富的机遇。”陈维说。

市场占有率为全球第一的新日电动车无疑是世博受益者之一。这家世博会指定电动车供应商终于可以将主战场拉到上海,而此前,上海市场一直由其竞争对手绿亮集团牢牢把握。世博会为它争取到了与交通银行、虹桥机场、SMG这样上海大型国企客户搭建订单平台的可能性。

“运钞车、电视转播车这些业务都是此前新日从来没有被开发的新增长点。”新日电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刚表示。

毫无疑问,在这场城市盛会中,城市管理者们在逐步学会适度的放权以及更为灵活的管理方式;学会如何定位城市管理者与参与者——企业之间的角色分工;如何将庞大资源需求下的非常规合作引导至常规合作。他们甚至将世博会的部分场馆通过分包的形式交给有能力运营和管理的企业或机构,这令复星集团这样的民企在民企馆的建造中能充分调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

除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上海也正面临着国际化和地域文化之间的平衡。当一座高楼林立、大都市氛围浓厚的上海兴起时,一座曲径通幽、以弄堂文化为特色的上海正面临消失的危机。“国际性越强,地方特色就越弱。如今只有少数上海平民还在低调地守望着旧的生活方式。”文化评论家朱大可说。

地方特色的凋谢也表现在 “海派文化”的式微。朱大可直言上海在消费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文化遗产,逐渐沦为一个文化资源匮乏的城市。

这显然与国际大都市的梦想背道。一座具有魅力的都市不可能经济上蓬勃向上,文化上却陷入荒芜。

上海因此更任重道远。与产业转型不能靠世博会一蹴而就同样的道理,文化的重建也不是一次盛会能解决的。“世博会只是一个活动,而一个城市的气质是百余年积淀形成的。”上海作家夏商说。

为了延续当年的光辉与梦想,上海将重新启航。国家“两个中心”的定位给予了上海政策机遇,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为上海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新途。时代背景变化了,如果说曾经的上海可以一枝独秀地傲视长三角地区,今天的上海必须让自己和周边城市彼此融合,协同发展。长三角地区的其他城市为世博会所做的积极准备就是这种变化的印证,世博会不仅仅属于上海,它的影响辐射了整个长三角地区:它也是一个契机,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