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导语:浦东一定要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谈得上参与国际竞争,否则就没有地位。

经济观察报 陈哲/文 作为国家战略重点的浦东新区,在世博前夜迎来了开发开放20周年。

浦东新区区长姜睴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履新近一年之后,57岁的姜睴侃侃而谈新浦东发展的思路和布局。

经济观察报:两区合并、生产力新布局,都与综合配套改革休戚相关,作为国家区域综改先锋,浦东今后的路会怎么走?

姜睴:国家对综改有三个要求,一是着力于政府职能转变,一是着力于经济运行方式改变,一是着力于城乡二元结构改变。

所有改革一定是围绕着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比如说,刚才讲到的政府职能的转变,现在两区合并以后,面积达到1210.41平方公里,人口268.6万,最大的问题就是特大型的区域到底怎么管理。

当前迫切需要把这个问题解决,我们的办法是上面要轻型化、小政府,这个浦东过去一直是这样做的,下面要扁平化,把财力下沉、权力下放、重心下移,形成“上面捏紧拳头、下面放开手脚”的格局,实现高效率。

航运中心的建设、金融中心的建设现在也碰到一系列问题,也需要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来突破一些瓶颈。关于金融中心建设,我们去年在金融消费公司、房地产信托基金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比如最近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经济观察报:今后5年浦东的目标是什么?

姜睴:浦东“十二五”期间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发展机遇。两个中心建设,浦东是核心功能区,迪士尼、大飞机两大项目落户在这里,另外还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

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有两个:一是浦东新区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没有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十二五”期间仍然是粗放型的发展,是不符合要求的。另外,浦东一定要真正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谈得上参与国际竞争,否则就没有地位。

浦东新区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在中国沿海有三个代表国家战略的地方,深圳、天津滨海和浦东。深圳、滨海发展势头很好,现在GDP是8000亿,滨海新区3800亿,浦东去年是4000亿。可以说我们现在是前面有标兵,后面有追兵,“十二五”期间不能落后。

浦东过去6年经济总量翻了一番,再倒推6年也是翻一番。未来6年如果能够做到前面这样发展的速度,规模就是现在深圳的规模。当然咱们不简单比GDP,发展阶段不同,结构不同。

经济观察报:上海老百姓中有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套房。如今浦东经济发展了,一些上海人似乎仍偏爱浦西。除了打造现代化商业文明,今后浦东如何传承上海百年海派文化?

姜睴:浦东的文化发展始终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去抓的。浦东现在的文化,包括文化教育,实际上还是一个区的格局。

在这个方面,我们“十二五”期间有一个考虑,一定要从高起点规划、考虑浦东整个文化布局。因为浦东是全市人民的浦东。

当然,浦东在文化建设方面也是有基础的,首先我们有很好的群众乡土文化,还有伴随开发开放20年以来逐渐形成的白领文化。我们争取用一个到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使整个浦东的文化面貌有一个较大的突破。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