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N:上海梦想家
导语:我喜欢一个地方,但是过五天我可能就呆腻了,上海虽然很多地方还不完美,但是我永远不会感到厌倦。

经济观察报 杨婷婷/文 Yann的家里有个小院子。尽管面积不大,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他种植了一些竹子在围墙附近,据说是因为那些好奇的中国邻居让他觉得有点不自在。这座位于淮海中路弄堂里的老洋房是Yann租下来的,老房顶老地板,他并没有改变房子格局,只是给地板打了蜡,在一楼客厅里,他从伦敦运来一部极大的书架,它来自某间老图书馆,壁炉和窗台随意摆放着他收藏的艺术品,大落地窗,唱片堆在一个墙角里。那些走上去“咚咚”作响的楼梯,如同上海这座城市一样令这位绅士感到着迷。

他的全名叫 Yann.Debelle.de.Montby,这个拗口的名字说明了他拥有复杂的背景。他是法国裔,却生长于北非摩洛哥的一个农场。在过去几十年中,他一直在世界两大奢侈品集团LVMH和历峰集团任职。大约4年前,因为筹备登喜路在上海的概念店,他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举家搬到上海。

采访在Yann位于淮海中路弄堂的老洋房中进行,与传说说一样,Yann永远打扮得一丝不苟,墨蓝色的绒面休闲西装搭配直筒牛仔裤,围巾看似随意的搭在肩上,这位曾入选过英国GQ杂志“全球最佳衣着品位男士榜单”的英国绅士,最擅长通过服装展示自己的气质,现今也常常为一些中国名流们提供他的穿衣建议。“在上海,女生们往往对自己的穿着打扮十分关注,他们对时尚的嗅觉已经十分敏锐了,男生在这方面可能在落后一些,但也已经开始有意识了。”

他一直观察并感受着这座城市发展中的变化,他对上海颇有微辞但又深深地迷恋这里。他认为这座城市里居住的人们对细节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却缺乏一些能够在奢侈品消费上进行引导的人,于是他辞去了在登喜路的工作,创办了自己的形象顾问公司,为包括中国本土品牌在内的奢侈品提供咨询服务。

虽然他声称自己热爱这座城市,最喜欢这座城市的人,但他却并不常出门。目前最常待的地方就是在弄堂深处的这个家,在这里工作,见客户,读书,写东西。


经济观察报:在上海定居4年后,你足够了解这个城市了吗?你想在上海得到什么呢?

Yann:我到这边来培养了我耐心的性格,当然我本来就很耐心。但是在这边我真正做到了言出必行,我就是想保证我说过的东西都会把它完成。关于第二个问题,我来上海的目的不是为了索取,尽管我得到了很多,但这不是我本来的目的,这只是一个客观的结果。

经济观察报:在生活和创业上,作为一个外国人在上海生活最困难的是什么?

Yann:工作上我觉得有两点。主要行政管理这块,这里的机构很臃肿,人们总跟你说不可能,感觉工作很难顺利的开展。

至于生活上嘛,你总想一遍遍检查你说过的东西。因为你要求一样东西,拿到的却往往是另一样东西。比如我要求别人给我一个哑光的漆,但人家给了我一个亮漆。在这儿很多人习惯先说不,因为一旦说了YES,它就要去努力。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有在改变。

经济观察报:你在上海待了这么久,对上海人印象怎么样?

Yann:我知道你从北京来,但我是觉得北京有时候太以自我为中心,可能在北京的话我的身份只会是一个过客。但是上海给我的感觉是比较需要我,我想帮助它一起发展。

经济观察报:你想怎么去帮助上海?

Yann:我来这里主要是要分享我的一些经验,主要是为了给予,而不是索取。很多人来这里是为了挣足够多的钱,也不会想付出些什么,我想我跟他们不一样,我跟大多数外国人不一样。我是一个梦想家,我一直希望能够帮助人们建造自己的梦想,这么多年来,中国并没想过要建造梦想。但我相信现在中国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到了要建设自己梦想的时候,而且他们也向往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奢侈品,一些细节化的东西,我有许多在奢侈品行业的经验,我很乐意帮助这里的人。

经济观察报:你在上海不工作的时候都做些什么?

Yann:不幸的是我没什么闲暇的时间,我是一个梦想家。平时我常做的事就是读读杂志,写写东西,这是我逃离工作的唯一方式。我也不会室内锻炼,那很枯燥,去外面走走的话空气也不是特别好,要是骑自行车的话也不是特别安全。在伦敦的时候,我周末会开古董车去郊外,但是现在没有车,也没郊外。所以我现在只好一心一意地做我的工作,我不是一个银行家,我工作这么多是因为在这个时代有太多的工作需要我去做,我会尽量和喜欢的人共进晚餐,尤其是中国朋友。在中国,所有人都把你当作亲兄弟一样看待,这非常亲切。如果非要说我空暇时干嘛,那就是见人,见人就是我的工作。


经济观察报:来到上海后,你的生活和之前在伦敦相比有什么变化?

Yann:其实有一个戏剧性的变化,以前我的生活主要是围绕着我自己,想出去玩就出去玩。到这里以后,我的生活变了,好像有了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是说上海是我的孩子,而是说我更有责任感了。我在这边是为了跟人分享我的经验,接受我的人可能希望我来帮助他们,帮助完成他们的梦想。

经济观察报:你关注这所城市的文化生活吗?

Yann:非常少的一部分,不是很多,一年最多一次。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听完一场音乐会。不过我会去一些艺术展,博物馆我也去的很少。比我自己期待的去的次数都少,在上海我去一次博物馆,可能一次就把所有东西都看完了。但在巴黎,我每次去都有不同的发现。上海有时候让人感觉像个小村子一样,尽管如此,但是我知道上海在变化,而且变化得非常快。

其实我个人比较喜欢去古董和跳蚤市场,但在中国,这些东西真的不是很多,但我还是能找到一些有趣的东西。事实上,我喜欢的不是古董市场,而是跳蚤市场,我真正感兴趣的是我能找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经济观察报:在上海,你最喜欢去什么地方?你觉得什么地方能够代表上海?

Yann:我不喜欢东方明珠,那些是印在明信片上的。对我来说,在路上骑三轮车的妇女才是真正的上海。

我不是一个旅行者,是因为我属于这里,我不是过客。

我真正经常去的地方,就是家里。因为尽管非常想融入到这个城市,但很难完全融入,就是很难找到让我真正舒服的地方。在巴黎可能是一个小咖啡馆就让我非常舒服了,但在上海,很少能找到这样的地方。其实我是一个螃蟹,需要一个温暖的家来给我充电,就像我们使用的手机。

其实我还特别喜欢购物,但在上海,这种购物体验,就像在机场,速度非常快。事实上,购物应该是愉快的,很多上海人喜欢去恒隆广场,虽然那儿的东西确实很好,但奢侈品消费不像水那样,是必需品,它是来点缀你的生活的,所以在形式上真的应该更有趣一些。

经济观察报:你去过那么多城市,有没有感觉哪所城市气质跟上海很相似?

Yann:在我眼里上海属于完全不同星球的城市,但这也有它的悲剧意义存在。我生活的这个地方是领馆区,历史上是一个被侵略的地方,但是,我非常喜欢上海人,他们有能力把这个破碎的地方改造过来,呈现新的家园。生活在上海,最最不像是在地球上的某个城市,那真的没办法跟其他城市比较。上海就是上海,它不会成为巴黎或者纽约,上海可以从他们那寻找灵感,但不能变成它,我不是为了取悦上海或者中国人,我觉得它会建设得更加好。我喜欢一个地方,但是过五天我可能就呆腻了,上海虽然很多地方还不完美,但是我永远不会感到厌倦。

经济观察报: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上海,你会选择哪个?

Yann:充满挑战。但是很难用这一这个词来概括上海,它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挑战性,在这个地方你不会厌倦。上海人知道怎样用智慧去在破坏和建造间寻求一个平衡。

他们说这是一个非常商业的地方,我并不同意,我也不是每分钟都喜欢上海,那样说的话肯定显得很虚伪,但是当我看到负面的东西,我会感到愤怒、生气。因为我真正在意这个地方,我也会有批评的意见,而且我相信它将来会有一些更大的进步。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