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涨乎耶?跌乎耶?
导语:

读者 李大苗

2010年5月11日

仅就房地产的价格讲清楚,本身就很麻烦。稍许松手,就会把话题转移到货币政策,或者货币金融方面去。房地产与货币的关系毋庸质疑,可以查查历史数据,中国的和外国的,都可见其与金融的紧密关系。这个关系是不可切断的,否则,为什么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折腾,竟然酿成席卷全世界的金融风暴呢?

所以,说房产不是资本是胡说八道,房产是当今中国大部分家庭的资本存在。不仅是过去的积蓄,而且也是未来的收益的实体性存在。房产是资本,只许用做投资,这也是胡说八道,但凡有投资价值的,必然有投机价值,此一时彼一时而已;而且,但凡有投机价值的,投入者绝对不乏投资的真诚意愿。判断投资还是投机,只有一点,就是投入者的承受能力。

低价是地方政府干上去的。这样的说法也对也不对。廊坊市政府何尝不想把地价卖成北京的CBD呐。就北京前一个多月的那几块地王之地,能把牌子举到最后的落锤,既不是北京的市政府,也不是一般的地产商,央企是也。如任志强所言,国企都不成。为何是那几个央企?报道称:“2007年7月20日上午,中国海外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200亿元授信额度战 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建设银行总行举行”。这就是地王的价格出处。

另一报道称,“2009年6月末,中海集团本部资产总额为139.5亿港元,负债总额为112.0亿港元。”也就是其净资产27.5亿,若考虑其即期的应收应付的现金流关系,它在北京夺地之举,也就近乎全是出自“授信额度”,即银行贷款,大约的意思是,零本金的投资,俗话说“空手套白狼”,行话说是“空手道”。

不谈M0123啥的,那比较烦。数字说,当下的居民存款至少26万亿,企业和政府存款至少30万亿,三项相加,60万亿,比GDP还高个80%。哪怕平均只是2%的利率,每年给付的利息就要8千亿之巨,不放出海量的贷款,银行就要亏空。虽然就行业而言各异,但就产品而言,放眼望去,还有多少不是过剩的呢?或者还有多少是卖方能说了算的呢?

也是央企,中国商飞公司说是要造大飞机,各个银行就是没有给出“授信”;倘若该公司说是搞房地产,能拿到的“授信”额度和授信条件,未必比前例有差,或者怎么也和兵器公司一样,把房地产搞得比军火来得更威武。若细查的话,近乎所有的“授信”都和土地相关,哪怕戴国芳的“铁本”,银行也是冲着拥沿江之利的土地而贷款,和项目本身无擦。

若2%付息,2%费用,以6%的贷款衡量,约贷出小50万亿的总量,银行才能持平,若加之股息分红,经营奖励,坏账准备,也许就要有个20万亿的总量。单纯一个静态数字说明不了啥,而倘若储蓄每年的增率高于同期的GDP增长率,就决定了,银行来年就必须放出更多的贷款,为自己低效率的经营减损。否则,就只好加大存贷利差。

2010年初的货币增量与2009年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存款余额增幅20%有直接的线性关系,也与银行放贷冲动有直接的利益关系。由此可追溯说,神州大地的房价一路高高低低地走来,与总储蓄一路蹦蹦跳跳地扭来合节合拍;而储蓄的增加就意味着消费的缩减,这样的话,没有经济状态的瘸瘸拐拐,就不可能令中国的房市癫狂。

GDP,若不谈进出口贸易,其由三部分构成,投资,储蓄和消费。2009年GDP为33.5万亿,比前年增长3.5万亿。然,当年投资就增长了3.4万多亿,也就是说,储蓄和消费之和近乎是零增长。但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9.8%和8.5%,财政收入增长了11.7%。这个的数字组在表示,社会消费降低,即使可能是相对的,但储蓄又有了绝对的增长。

而2008年,GDP仅比前一年增加了2.5万亿,投资却增加了3.5万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了8.4%~8.0%。当年的国民经济结构中,储蓄与消费的权重之所以下降,以及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之所以狂飙,似乎没有比这组数据更能清晰表述的了。倘若补充说,当年的存款余额增加了7万亿,约为19%,那还会有什么更不可怀疑的呐。

企业存款极其迅速的超过国民一般储蓄,这是令人极其可怖的事理。若干后者反映的是国民消费意愿匮乏,那么,前者则是企业的投资意愿低迷。没有足够的国民消费意愿,当然是企业投资意愿降低的原因,其中一定不乏国家投资对企业投资的替代,是国进民退,这个政治抉择的数字化的真实表现,无论是高声主张,还是辞令式的回避。

且不论国民消费的需求动力何在,就企业无趣投资,就足见既有的和未来的消费市场的萎缩。既无提升消费的意愿,又无曲意迎合的供给,银行资金存量过盈,结果势必就是巨大的亏空。纷纷向现有的或者看起来风险不大,政治的风险和市场的风险,倾注银行资金,这当然是银行的正当选择,其实,若正当地看,银行亏损乃至违约的风险,其政治性,未必低于房地产。

房地产的状态出自银行的状态,银行的状态受约自经济结构的状态,而经济结构的状态,就市场被权力强硬管制而言,被政策状态编排。这是一系列的逻辑关联,也是一个个过程所连接,更是一段段时间所积累。现在,高房价吃掉的是老百姓的积累,低利率和高通胀,吃掉的难道就不是老百姓的积累么?政府已经拿走了那么多的税收,由着它吃哪头会让人们感觉咬得更不疼痛?

事到如今,结论地说,房价涨乎耶?跌乎耶?无须复言。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