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班到北京
导语:南非菜还没有像许多的国外菜系一样开遍北京城,想吃地道的南非菜就只能去趟顺义。

经济观察报 王隽/文 前些年经常要去南非出差的Steve跟我说起过一间餐厅,是比弗利山庄饭店里的SugarClub(糖果俱乐部)——这当然不是好莱坞所在的那个比弗利山庄,而是印度洋畔的城市德班的一座酒店,是南非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高调的立在Umhlanga金色沙滩上,在那里人尽皆知。餐厅的名字来自于英国殖民者的发现,德班因为气候和土壤的优势,成为了英国人首选的种植甘蔗的城市,糖都中的著名餐厅,自然要取名为糖果俱乐部。有趣的是,SugarClub让Steve印象深刻,甚至超过了比弗利山庄酒店本身,让中国食客时不时会想念的,大概是那些“混搭”的美味吧,不管是这里负有盛名的海鲜和鸵鸟肉,还是柠檬塔之类的甜点。Steve回国后一直在考虑,到底要去哪儿解馋?

像回了国的Steve一样,多数人一时半会去不了德班,同时,也有许多南非人随着外企来到北京工作,他们大多集中在一些技术行业,比如汽车工程师,又比如GE的医疗技术人员。南非菜却还没有像许多的国外菜系一样开遍北京城,想吃地道的南非菜就只能动动腿脚,去趟顺义了。

从德班到北京,是Steve吃饭的路径,也是Pinotage采购原料的路径,从南非空运过来的新鲜原料包括了肉类、海鲜和大量的调味品,也许最开始是让住在北京的南非人吃到了这股子大老远飞过来的味道,才慢慢的把他们留了下来。

Pinotage开了两年多,原先只是主人曹东想要把南非的葡萄酒引入国内——店名就是南非最著名的酿酒葡萄,刚巧南非合伙人的儿子Chris会做菜,便慢慢地做成了小有名气的餐厅。这家店开在顺义,在中午十二点就坐满了客人,大多数是南非的白人,从北京城的各个地方驱车前来,吃完了还会连酒带饭的打包。

餐厅的装饰很随意,有一些简单的非洲元素,比如储酒室门口的长颈鹿和墙上的各种非洲动物,因为天气好,人们乐意坐在窗外,再远一些有条河,夏天是满池的荷花。

我在吧台等着曹东拿风干的南非牛肉干时,遇到了独自一人来“打包”果汁和酱料的南非旅游局亚洲区官员白文博。他穿着大号的南非队队服,脚下是一双羚羊毛做的人字拖,他在听完我对拖鞋的赞美后,说谢谢后还不忘记补充一句“它们的肉也非常好吃”,可见南非人对肉类的热爱实在是太热烈了。白文博来北京一年多,工作在三里屯,住在东三环附近,因为妻子和儿女都在南非,又懒得做饭,于是常常打车跑来顺义,就为了这口地道的家乡菜。

这里做的到底有多地道?我明明看见了从后厨走出来的中国厨师,对于这个疑问,Chris笑了,他说,其实南非菜并不难学,店里有一个中国大厨,有十年的经验,学起来非常快,最重要的是最后的调味,黄咖喱以及各类酱料才是地道不地道的关键。而做菜的方式,和中国菜比起来,那真是简单了许多。

Chris说,其实南非人吃起来比较随意,不像电视里看到很多鲍鱼龙虾,他们没有特别的规矩,常常把一些他们认为好吃的东西放到一起煮,有一种做法很多人喜欢,把一个方包切开,掏空整个吐司,然后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放到这个“盒子”里——羊排、炖菜、牛肉、蔬菜都可以,量大,口味浓厚,多汁,咬下去连身边的人都感受到那一口的满足感。

这个像盒子一样的方包像极了整个南非的状态。白文博说,南非追溯不清的东西太多,于是很多事情只能混在一起——很多人根本说不清自己祖上是哪里来的殖民者。所以,就在羊肉、牛排、鸵鸟肉上统统浇上烤肉汁吧,学习英国人炸鱼、烤鱼,也会有马来西亚风味的炒饭,只是不要像法国人一样在大盘子里放一丁点儿食物,南非人胃口大,他们享受美食,不如说是享受大口吃饭的乐趣,相信Steve也是在那里找到了大快朵颐的快感吧。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