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别校长VS有级别市长
导语:人才规划最值得关注的是提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经济观察报 评论员 黄小伟 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近日中央政府颁布了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是中国首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最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提出了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大学去行政化在如此高规格的国家规划中并非首次提出。之前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了“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大学要不要去行政化?答案已有定论:必须的。自德国人洪堡创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以来,其确立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统一”等办学思想便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思想的滥觞。而“中国高校是行政化大学”(朱清时语)的现状与洪堡的现代大学理念是抵触的。在有行政级别的大学里,学术被边缘化了,或者说为行政权力服务了。大学里追求卓越的风气变成了追求官位,崇尚学术变成了崇尚权力。在这样的大学里,我们能指望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呢?目前中国有30多所副部级大学,还有为数更多的正厅级公办本科和副厅级的高职高专,其党委书记、校长也相应为副部级、厅级干部。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中国不少高校也正在内部进行去行政化的人事制度改革。但不少高校对大学取消行政级别持有异议,他们的理由是,在泛行政化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无法单独去行政化,否则将面临无法与社会接轨的尴尬。

这种尴尬的确已经出现。比如南方科技大学筹建人朱清时,有一次开会,因为没有级别,座位就被安排在最后面一排的最后一个,在职业学校的后面。而之前他在中科大任职时,有事能直接找分管教育的副省长或者教育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也对媒体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现在我可以找北京市长、副市长,取消行政级别后我可能就找不到他们了。大学校长应该是社会名流,但我们国家还做不到这一点。

没有级别的大学校长找不到市长,是大学去行政化后面临尴尬局面的形象表述。问题是大学校长为什么一定要找市长,可不可以不找市长?回答是必须找。目前大学从资金预算到招生指标,到学科点设立,到校领导的任用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层层的行政指令。不找市长,大学就寸步难行。而如果要找市长,大学校长必须有行政级别,否则想找也无可能见到市长的面,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最后的结论是,大学必须维持现有的行政级别,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这不仅仅是大学要面临的问题,在取消行政级别之内的医院也会遭遇此类困扰。

破解上述悖论的途径就是不仅仅大学要取消行政级别,而且整个教育体制也要去行政化,剔除中间过多的行政性干预。实质就是“管办评”三者的分离——政府少管、大学自主办学、评估第三方介入。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教育主管部门放权,这实质上也是“全能政府”走向“小政府、大社会”的过程。

具体到中国的大学,我们认为洪堡当时办大学的观点依旧适用:办理大学也是国家的职责;国家既要办大学,又要让大学保持独立而不加干涉。唯有这样,没有级别大学校长才不用为找市长而发愁。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