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如何进一步发展?
导语:经历过多年的显著增长,频繁嘲笑和猛烈质疑,维基百科也许已经发现自己需要面对的终极挑战了:成功和公众认可。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平平 经历过多年的显著增长,频繁嘲笑和猛烈质疑,维基百科(Wikipedia)也许已经发现自己需要面对的终极挑战了——成功和公众认可。

数以百计的投稿人和支持者周末聚集在这个港口城市,见面和问候,交谈和倾听,畅想维基百科的未来。(维基百科是一个自由、免费、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协作计划,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这个站点使用Wiki,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中的任何文章及条目。)

与全世界共享知识在起初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这个乌托邦的理想依旧存在:今年的维基媒体国际大会(Wikimania)在波兰莫特拉瓦河岸上的交响音乐厅举办。会议专用T恤衫上印着“自由知识在自由之城”。

举行了六届维基媒体国际大会后,越来越多实际的问题被提上会议日程:维基百科的长期投稿人和支持者、澳大利亚的利亚姆·怀亚特说,“现在增长速度变慢了,因为维基百科变得越来越大,人们不知道从何下手。虽然这个问题很好,但也是问题。”

怀亚特取道伦敦过来开会,他第一个受大英博物馆的邀请的维基百科人(Wikipedian),他在英国逗留了五周时间。他的发言主题是维基百科的投稿人和馆长如何合作才能扩大博物馆资源的覆盖面,发言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受到了西方文化界堡垒的赞赏。

如果被嘲讽为“业余队伍胜利象征”的维基百科被专家们接受的话,这个世界肯定是颠倒了。但是百科的发展势头很好,目前已经有超过300万篇英语文章了,但大部分专家资源却还处在未开发阶段。随着维基百科形象的提升,专家们可能也会突然对此感兴趣。

在美国的维基百科基金会已经赞助了一个学术机构教会国家卫生院的专家们给维基百科投稿和检查网站上更新的文章。怀亚特说,其他研究机构,包括史密森尼博物馆在内,已经在咨询如果才能获得驻内维基百科人,以知道机构内的工作人员给网站投稿。

教授达瑞兹·杰米尼卡接受了投稿的工作。他注意到,学生们依然是维基百科的投稿主力,教授却闪得很快。他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维基百科其实只不过是一个人们获得地位的游戏而已。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提供了“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 War)的明确解释,就得到了读者的追捧。达瑞兹·杰米尼卡感慨,为什么一个教授就不能放低点身段编辑一个百科条目呢?

与其指望教授编辑百科条目,运营超过250种语言的维基百科网站的的维基百科基金会,把实现增长的伟大目标寄托在了大众身上。

维基百科基金会的常务董事苏·加德纳说,基金会计划在明年扩大经营范围,再增加44名雇员,希望获得超过2000万美元的赞助。

她关注的重点是被她称作“南方世界”的印度、南美和中东地区。

纪录片制作者、女权活跃分子、来自孟买的达碧莎被任命为新的董事会成员,虽然她并不熟悉维基百科,但是她在印度经营非盈利组织的经历让她足以胜任。

她的加入是有符号意义的,因为投稿者的多样性——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反应了维基百科的广泛视角。

当维基百科的文章和投稿人更加多样化时,百科就取得了巨大成就。加德纳说,如果是“特定人群制作的特定百科”,维基百科终将失败。

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很快接受这一观点。来自谷歌的代表迈克尔·加尔维斯把维基百科的多样化努力描述为“埋下小语种维基百科的种子”。因为搜索引擎只在有多数可信赖资源的前提下才会起作用。

谷歌花很多钱聘请翻译实现多语种搜索,包括非主流语言阿拉伯语和很多南亚的预言。

加尔维斯说,“很多人喜欢我们做的工作,但也有很多人问‘你们为什么这么做?’”

向着积极方向的变化很快来到了。来自维基百科泰米尔分站的报告显示,一种非主流南亚语言维基百科的管理员发现,在2009年中期这种语言的文章数量激增。一个月以后,维基百科人意识到这受益于谷歌的多语言站点计划,帮助他们的网站增加了很多在线内容。

孟加拉语维基百科的情况则大相径庭,管理员很愤怒,删除了很多由谷歌生成的内容。管理员贝拉耶?侯塞因说,孟加拉语维基百科约有2万篇文章,15到20个投稿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迫切需要充实内容。“谷歌只是在用维基百科做实验,但我们不是实验室。”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