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艰难选择:中国创新企业
导语:我先分析,然后快速决定。一旦我决定了,就绝不后悔,即使我的决定会带来麻烦。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陈平平 我在谷歌工作了四年时间。谷歌中国就像我的孩子一样,那里的员工好像是家人。我有一个700人的团队,业务增长从当初的10%达到了31%。离开真是很艰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开创属于我自己的事业这个想法已在脑海徘徊多时。

我开始想在美国实践我的梦想,但是整个硅谷好像巨大的孵蛋器一样:网络、技术、价值、可得到的资本和技术。它非常的有魅力,因为美丽的太阳,因为新鲜的空气,也因为宽松的环境。这里发生的一切在中国不可能发生,但我觉得在中国我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我最终决定通过投资中国的创新企业开展我的创新工厂。我也有其他选择,私募基金在中国发展得很不错,投资私有化的国有企业也很赚钱。面对每一个选择,你都要思考,“为什么是我?为什么只能是我?”如果答案不令人信服的话,接下来你要思考的就是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了。

我先分析,然后快速决定。一旦我决定了,就绝不后悔,即使我的决定会带来麻烦。

如果我现在还没有投资中国的创新企业的话,我可能会错过这一巨大的机会。理解中国很困难,没有一个国家有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中国人目前花在电话上的时间比花在电脑上的多。用户习惯也与美国很不同:30%的中国人在网吧上网。中国的网民年轻并且渴求知识。

这个国家的人才很多,也很聪明,但他们需要良师益友的指导。在某个时点,中国硅谷可能会出现,也许十年,也许时间更长,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做出贡献。(选译自《商业周刊》)

相关文章

已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经济观察网观点)

用户名: 快速登录

经济观察网相关产品